樽满秋华 发表于 2015-5-24 13:01:45

虫媒病毒

原帖地址:http://biosky.haotui.com/thread-134-1-13.html原帖发布人:mimisikai再生
虫媒病毒(arboviruses)又称节肢动物媒介病毒,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有黄病毒属的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森林脑炎病毒;披膜病毒科的东方马脑炎、西方马脑炎、委内瑞拉马脑炎等病毒;以及布尼雅病毒科的汉坦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等。
黄病毒和披膜病毒的共同特征有:
1.小球状,直径40~70nm。有包膜,镶嵌有糖蛋白刺突(血凝素),衣壳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结构,基因组是单正链RNA。
2.蚊、蜱、白蛉等节肢动物是病毒的传播媒介,有是储存宿主。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epidemic type B encephalitis virus,乙脑病毒)首先(1953年)在日本从患者脑组织中分离获得,因此又称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它引起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可造成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其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主要在夏秋季流行,属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蚊→猪→蚊等动物间循环。由于在儿童中广泛接种疫苗,我国乙型脑炎发病率显著下降。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结构
乙脑病毒为球形,直径40nm,内有衣壳蛋白(C)与核酸构成的核心,外披以含脂质的包膜,表面有包膜糖蛋白(E)刺突,即病毒血凝素,包膜内尚有内膜蛋白(M),参与病毒的装配。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全长11kb,自5′至3′端依次编码结构蛋白C、M、E以及非结构蛋白NS1—NS5,病毒RNA在细胞浆内直接起mRNA作用,翻译出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在胞浆粗面内质网装配成熟,出芽释放。
2.抗原特性
乙脑病毒抗原性稳定,不同地区不同年代分离的毒株之间未发现明显的抗原变异,因此,疫苗应用的效果良好。E糖蛋白上有中和抗原表位和血凝抗原表位,可诱发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在感染与免疫中重要作用。用单克隆抗体做交叉血凝抑制试验证实E糖蛋白上有与黄病毒属成员广泛并叉的属特异性抗原,以及仅乙脑病毒具有的种特异性抗原。不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已用于研究乙脑病毒抗原结构与功能以及鉴定新分离的毒株,解决了常规免疫血清特异性低的问题。
乙脑病毒包膜糖白具有血凝特性,能凝集鹅、鸽、雏鸡红细胞,在pH6.2~6.4条件下凝集滴度高。病毒血凝素与红细胞结合是不可逆的,但这种病毒与红细胞形成的复合物仍有感染性,加入特异性抗体可抑制这种血凝现象。
3.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乙脑病毒对热抵抗力弱,56℃30分钟灭活,故应在-70℃条件下保存毒株。若将感染病毒的脑组织加入50%甘油缓冲盐水中贮存在4℃,其病毒活力可维持数月。乙醚、1:1000去氧胆酸钠以及常用消毒剂均可灭活病毒。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适宜pH8.5~9.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在我国,三带喙库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终身带毒并可经卵传代,成为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猪是主要的中间宿主和扩散宿主。在自然状况下,动物的感染大多数属于隐性感染。人被带毒蚊子叮咬后,大多数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只有少数人发病。该病临床表现有轻有重,轻者仅有呼吸道症状,重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惊厥、意识障碍甚至呼吸衰竭等。严重者病死率高,幸存者可留下神经后遗症。
家畜和家禽在流行季节感染乙脑病毒,一般为隐性感染,但病毒在其体内可增殖,侵入血流,引起短暂的病毒血症,成为乙脑病毒的暂时贮存宿主,经蚊叮咬反复传播,成为人类的传染源。特别是当年生仔猪最为重要,对乙脑病毒易感,构成猪—蚊—猪的传播环节,故在人群流行前检查猪的病毒血症和蚊带毒率,可预测当年人群的流行程度,并通过猪的免疫预防,可控制本病在猪及人群中的流行。
当带毒雌蚊叮咬人时,病毒随蚊虫唾液传入人体皮下。先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局部淋巴结等处的细胞中增殖,随后有少量病毒进入血流成为短暂的第一次病毒血症,此时病毒随血循环散布到肝、脾等处的细胞中继续增殖,一般不出现明显症状或只发生轻微的前驱症状。约经4~7日潜伏期后,在体内增殖的大量病毒,再侵入血流成为第二次病毒血症,引起发热、寒战及全身不适等症状,若不再继续发展者,即成为顿挫感染,数日后可自愈;但少数患者(0.1%)体内的病毒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增殖,引起脑膜及脑组织发炎,造成神经元细胞变性坏死、毛细血管栓塞、淋巴细胞浸润,甚至出现局灶性坏死和脑组织软化。临床上表现为高烧、意识障碍、抽搐、颅内压升高以及脑膜刺激症。重症患者可能死于呼吸循环衰竭,部分患者病后遗留失语、强直性痉挛、精神失常等后遗症。
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的免疫主要依赖中和抗体,血脑屏障和细胞免疫也有重要作用。人感染乙脑病毒后,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及部分顿挫感染,仅少数发生脑炎(0.01%),这与病毒的毒力,侵入机体内数量及感染者的免疫力有关。流行区成人大多数都有一定免疫力,多为隐性感染,10岁以下儿童及非流行区成人缺乏免疫力,感染后容易发病。
本病病后4~5天可出现血凝抑制抗体,2~4周达高峰,可维持一年左右。补体给合抗体在发病2~3周后方可检出,约存在半年。中和抗体约在病后1周出现,于5年内维持高水平,甚至维持终生。流行区人群每年不断受到带病毒的蚊叮咬,逐渐增强免疫力,抗体阳性率常随年龄而增高,例如北京市20岁以上成年人90%血清中含有中和抗体。因此本病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但近些年来乙脑发病年龄有增高趋势,值得重视。
(三)病原体鉴定
1.标本直接检查
(1).抗原检查 免疫荧光、ELISA和反向被动血凝试验等均可用于发病初
期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乙脑病毒抗原的检测。
(2).核酸检查 应用RT-PCR法检测病毒核酸片段,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
性均较高,特别适合于抗体尚未阳转病人的早期快速诊断。
2.分离培养 从发病初期的血液、脑脊液或尸检脑组织分离病毒,可用
C6/36、BHK-21、Vero等细胞,以C6/36最常用。结果判断可用鹅红细胞吸附试验或抗乙脑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荧光检测。病毒分离还可以用乳鼠脑内接种的方法,但其敏感性低于细胞分离。
3.抗体检测 血清或脑脊液中特异性抗体检测是最常用和有效的诊断方法。
(1).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采用捕获ELISA、间接免疫荧光等检测患者血清或脑脊液中的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即有诊断意义。特异性IgM抗体一般在感染后第4天出现,个别患者在发病第一天即可检出。
(2).血凝抑制试验试验:采集患者双份血清,两次间隔1~2周,抗体效价
增高4倍以上可确诊,单份血清抗体效价大于1:320有诊断意义。
(3).中和试验:发病1周就出现中和抗体阳性,一般双份血清效价增高4
倍以上可确诊,多用于回顾性诊断。
(4).补体结合试验:具有较高特异性,但出现晚,发病两周后出现。双份
血清效价4倍以上或单份血清抗体效价>1:32可以确诊。
此外,尚有间接血凝试验、特异性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等方法。
二、登革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形态结构与乙脑病毒相似,但体积较小,约17~25nm,依抗原性不同分为1、2、3、4四个血清型,同一型中不同毒株也有抗原差异。其中2型传播最广泛,各型病毒间抗原性有交叉,与乙脑病毒和西尼罗病毒也有部分抗原相同。病毒在蚊体内以及白纹伊蚊传代细胞(C6/36细胞)、猴肾、地鼠肾原代和传代细胞中能增殖,并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
(二)致病性
登革病毒经蚊(主要是埃及伊蚊)传播。病人及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而丛林中的灵长类是维护病毒在自然界循环的动物宿主。
人对登革病普遍易感。潜伏期约3~8天。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侵入人体后在单核-巨噬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增殖,经血流播散。引起发热、乏力、头痛、肌肉、骨骼和关节酸痛、淋巴结肿胀。部分病人可于发热2~4天后症状突然加重,发生皮肤出血、休克等。临床上可分普通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症3型。前者病情较轻,后两者病势较重。
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症常发生于再次感染异型登革病毒者。发病的严重程度与病人体内预存的非中和性交叉反应性登革病毒抗体有关,初次感染登革病毒诱生的非中和性交叉反应性抗体对再次感染的病毒起到依赖抗体的促进病毒感染的作用(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或免疫促进作用(immune enhancement)。登革病毒抗体在体内有二种作用①血清型特异性抗体能预防登革病毒感染;②血清非中和性交叉反应性抗体具有增强异型登革病毒感染的作用。这种IgG与病毒形成复合物,通过IgG Fc段与单核细胞表面的Fc受体相结合。这种复合物对单核细胞的亲嗜性比单独的病毒大得多。病毒一旦进入单核细胞后即在其中大量繁殖并带至其他的易感细胞。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症还可能与病毒特异的T细胞再次激活时产生的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有关。另外,不同病毒株的毒力不同,毒力强的毒株更能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引起更强的免疫反应,从而更易产生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症的临床表现。
(三)病原体鉴定
1.病毒分离与鉴定
可利用1~2日龄乳鼠脑内接种、伊蚊细胞(C6/36、Vero等)培养和伊蚊成蚊或巨蚊幼虫接种。接种病毒后5~7天,无论是否有CPE,均用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和单克隆抗体-生物素-亲和素法进行病毒检测和分型。
2.病毒核酸与抗原检测
(1).核酸杂交法 用32P、生物素、光敏生物素、HRP或地高辛标记的登革病毒核酸探
针,用斑点杂交、条带杂交或Southern转印杂交,以检测感染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或感染蚊体内的病毒RNA。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还可检测固定组织细胞内的病毒RNA。
(2).RT-PCR 病人血清中的病毒RNA含量低,可采用RT-PCR法扩增后检测。扩增后产物用型特异探针或Southern转印杂交鉴定型别。
(3).原位RT-PCR法 结合DNA探针杂交可检测经石蜡包埋的感染鼠脑组织巨噬及胶
质细胞中的病毒RNA,为进一步研究登革病毒感染人体的靶细胞种类及感染动态提供有用的方法。
(4).抗原检测 应用ELISA法、免疫荧光法、放免法、生物素-亲和素法和免疫金-银染色法。
3.抗体检测 常用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ELISA和免疫斑点法。
(1).血清补体结合试验 抗体效价维持时间较短,若效价大于1:32,则可认为有近期感染。
(2).血凝抑制试验抗体 效价大于1:1280,即可认为近期的感染(2次或3次感染)。
(3).中和试验 是登革病毒抗体检测最敏感而特异的方法,本法利用登革病毒在LLC-MK2猴肾传代细胞会形成蚀斑,以蚀斑减少50%为中和抗体的效价。检测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可确诊。
(4).捕获IgM抗体ELISA 对诊断近期感染、临床监测或社区人群的血清学调查,有实用价值。
三、森林脑炎病毒
森林脑炎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蜱是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在自然情况下,通过蜱在兽类和野鸟循环,易感人群进入林区被蜱叮咬而感染。人感染后出现高热、头痛、昏睡、外周弛缓性麻痹等症状,病死率约30%。病后免疫力持久。
微生物学检验可用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及ELISA法检测抗体,恢复期效价若高于早期4倍以上,可确诊。在疫区内调查森脑病毒时,可将小白鼠、小鸡、地鼠或猴关在笼内,置于森林中地上,引诱蜱来叮咬而传染,动物感染后虽可能不发病,但可根据测定血中有无产生特异性抗体而加以验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虫媒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