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许多研究人员都在研究控制和根除HIV的方法,可是某些“神话”或对疾病的误解却被广泛接受,而其他有价值的概念或者理论却被忽略。美国HIV/AIDS研究员Jay Levy博士最近在Trends of Molecular Medicine上在线发表了一篇观点。他与研究伙伴一起呼吁保持对艾滋病毒感染的追问,不要放弃寻找可持续的长期的解决方案。
“这篇论文可能会引起争议,但人们需要知道故事的另一面”Levy博士,分离艾滋病病毒第一人,加州大学肿瘤和艾滋病病毒实验室主任表示:“没有人停下来看看我们是否在做正确的事情。我呼吁参与HIV/艾滋病的研究者能暂停脚步,专注于一些需要更多的关注的研究和临床领域。”
Levy博士对HIV研究以及精心设计的临床试验提出了六个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为研究HIV/AIDS提供新的解释和方法:
1.感染HIV是否就是一个致命的诊断?
感染HIV的人有一小部分已观察到病毒潜伏至少10年,有些超过35年。虽然HIV诊断一度被认为是“死刑”,但是证据表明,这种长期存活或不发作者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可以过上正常的,无症状的生活。Levy写道,“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这些特殊的人群了解很多有关疾病的预防和感染。”
2.人体的先天免疫反应与适应性免疫反应同样重要吗?
研究人员观察到,有些人已经感染了多年HIV却没有疾病发作。其他一些人多次暴露于HIV,却不被感染。在这些情况下,先天免疫系统,作为抵御病毒的第一线,似乎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先天免疫应答失败,那么适应性免疫(主要T和B细胞)将会采取行动。作者呼吁加重对先天免疫系统和它各种免疫细胞、分泌的因子。通过专注于免疫系统抗HIV的早期活动,研究人员会有更好的机会来发现预防感染和疾病的方法。
3.CD8+ T细胞如何抗击HIV?
免疫系统是一种复杂的细胞集合,拥有诸多消灭病原体的机制。即使HIV研究已经30多年,免疫细胞在HIV进入机体时是如何表现却尚不完全清楚。科学家一直感兴趣的一种免疫细胞是CD8+ T细胞,它主要通过杀死被感染的细胞来控制HIV感染。Levy博士表示,它可以分泌因子在不杀死细胞的情况下抑制病毒,感染的细胞可以继续正常功能,没有病毒的生产和病毒引起的细胞死亡。由于这种免疫反应针对的是所有类型的HIV,所以提高抗病毒免疫反应和发展相关疫苗很重要。更重要的是,CD8+ T细胞的活动需要被深刻认识。
4.什么时候应给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无可否认,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在降低病毒载量,减少传播,帮助HIV感染者过上相对正常的生活的作用。医生往往病人诊断HIV感染后开这类药物,但Levy博士质疑无症状携带者长期服用药物后产生的副作用,比如肾脏和肝脏疾病,是否值得。“一生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就像无休止的在化疗”他写道,“未来的研究很可能证实诸多在治疗的患者面临着药物的毒性带来的影响。”
最近流行的“治疗性预防”也令人担忧。“治疗性预防”即医生给予HIV阴性的人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以大幅减少感染的几率。这种治疗策略是新的,目前还不清楚是否药物的副作用比如恶心或者疲劳导致的不持续服药是否会影响预防效果。而且这种治疗也可能导致耐药病毒株的发展。Levy博士呼吁同僚们对药物毒性和抗药性病毒株给予更多的关注。
5.对HIV疫苗有什么策略?
Levy表示,现有的HIV疫苗临床试验中最大的不足之处是研究人员主要希望找到一个更好的抗体来中和病毒。在临床工作的基础上,他提出一些其他疫苗策略,如增强免疫细胞的抗病毒应答,特别是在先天免疫系统。他还鼓励在高度暴露于HIV却没有被感染的人身上评估疫苗效果。
6.对HIV治愈有什么思路?
HIV感染的治愈病例——“柏林病人”(已知两例艾滋病感染治愈的病例恰好发生在德国柏林市),鼓励了为感染者寻找永久治愈方案的想法。2008年的这位“柏林病人”接受了一位基因上可抵抗HIV感染者的干细胞的移植。Levy认为当下一些被认为是可能会影响艾滋病治愈的理念“并不基于既定的实验事实”,而且如何消除基因已经整合到细胞基因的病毒还需要更多的了解。
Levy认为使用遗传编辑技术来模仿用于治疗“柏林病人”的方案很有意义。而且他认为能成功的最直接的方法可能是增强免疫系统的抗HIV反应。“这一战略,”他说,“可能让HIV感染者的发病得到持久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病毒的复制和其潜在的不利影响将被避免,这样感染者基本上就得到了‘功能上治愈’。”
在他这篇讨论HIV/AIDS问题的文章中,Levy说,“研究人员需要审视自己的发现和理论基础,思考他们所看到的是否是真正的答案,还是说只是答案的一部分。我们需要问问自己是否无视或忽略了一些可能的更好的答案,因为我们经常只会关注一些当下看起来还不错的东西。”
(生物谷Bioon.com)
欢迎光临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http://virology.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