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标题: 盘点2015年学术不端事件! [打印本页]
作者: rentianyixu 时间: 2015-5-17 20:29
标题: 盘点2015年学术不端事件!
学术不端行为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不仅违背了科学精神,也影响了科学的信誉度。本文盘点了2015年至今部分被曝光的学术不端行为,以警读者。
5 N" t) j7 p$ m* b- U
2015年3月24日,据Retratchion Watch消息,PNAS发布声明撤销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人员一篇关于EB病毒的论文。论文发表仅两个月。撤销原因是论文数据涉嫌造假,论文通讯作者并不能提供原始的实验数据来证明论文中数据的准确性。
, H8 S. {0 H5 |8 o8 T5 X
2015年3月26日,BioMed Central宣布撤回43篇涉嫌造假学术论文,其中41篇为中国作者。原因是BioMed Central质疑存在第三方同行评审企图操纵不同出版商刊物的同行评审过程。MedSci推测存在某些不法公司在让作者投稿时,推荐审稿人名字和单位真实,但却并不是真正的审稿人。其中存在欺诈。从被撤稿文章来看,主要集中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相互作用,蛋白质相互作用,基因表达谱,蛋白表达谱之类)、meta分析类文章,MedSci推测可能是一些技术服务公司在背后所为,这些技术服务公司可能能提供一些基因与蛋白质相关服务,但是实验技术是相当困难的,但是这些公司为了帮助客户做完实验后发表文章,可能采取了这些不法行为。MedSci建议大家选择技术服务公司时,务必慎重,可以与华大基因等大型机构合作,以免上当!
! x+ j" h B y ?
2015年3月30日,据Retratchion Watch消息,德国伊尔梅瑙工业大学Peter Schaaf教授撤销其已发表在Materials Research Express的研究论文。撤销原因是论文数据与他人已发表数据高度重复。
+ |0 f- Y7 L( V2 D. M1 J0 T2 \
2015年3月31日,据Retratchion Watch消息,伦敦帝国理工学院Guido Franzoso教授发表在Cancer Cell上的一篇论文引起争议。在作者论文手稿发布后,他们发现一些数据出现裁剪不当,随后作者对数据做了修订。涉嫌学术不规范行为。
3 S8 U9 ?( ^4 s% f0 ^7 i' G* I# ^
2015年4月3日,据Retratchion Watch消息,麻省理工学院Robert Weinberg教授撤销了一篇发表在Cell上的研究论文。撤销原因是作者发现论文部分数据是由不同批次实验拼凑而成,同时部分原始数据并不能准确证明论文中的结论,涉嫌学术不规范行为。目前为止,论文通讯作者Robert Weinberg教授共撤销了四篇研究论文,撤稿的原因均与论文的数据处理不当有关。
& T; ] Q l( }5 Y
2014年4月7日,据Retratchion Watch消息,前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Ryousuke Fujita发表在Nature上的论文数据涉嫌造假,有修改痕迹。论文主要研究阿尔茨海默病,但至目前未被撤稿。据悉, Ryousuke Fujita 2011年发表在Cell上的论文去年被撤稿,原因同样是伪造数据。
2 e& g; X2 I6 E1 r B) H* i
2015年4月15日,据Retratchion Watch消息,日本大分大学(Oita University)Noriyuki Takai博士撤销了他发表在Oncology上的一篇论文。撤销原因涉嫌论文数据存在问题,作者发现在文中一些数据与原始数据有出入。据悉,这是Noriyuki Takai撤销的第八篇论文。2012年Takai撤销了三篇Gynecologic Oncology论文,2013年撤销了四篇Cancer Letters论文。这七篇论文均是因为数据的问题而被撤稿。
- _& f% b" ^; R8 V5 J5 m2 O3 ?( P
论文为何被撤销?
) x% }; A% E. ?5 l* T& n
根据PNAS 2012年发表的有关于论文撤销的研究,研究人员对当年5月间撤销的2047份生物医学类论文进行了调查。研究显示,仅有21%的被撤论文是因为存在错误,而涉及学术不端的被撤论文多达67%,其中造假或涉嫌造假占43%,重复发表占14%,剽窃占10%,余下的12%的被撤论文涉及多种原因或者被撤原因不明。作者认为这种情况归咎于如今在科学界盛行的不良氛围,对发表文章数量以及杂志名气的过分追求。当你的文章发表在某些刊物上以后,往往更容易获得名望、资助、奖励和更好的工作机会等,有些科学家会屈从于这样的诱惑,尤其是在研究经费竞争如此激烈的现在。
& {( D! E- D: `7 k) v9 [
关于造假途径,BioMed Central高级编辑说,调查发现一种推荐假冒的评审者来“欺骗”编辑的阴谋。论文作者向编辑推荐的“同行”很可能是“熟人”,他短时间内通过看似合法的账户提交有利于论文作者的评审意见,这类“同行”给出的修改意见多数非常简短,往往仅限于语法方面。有些“行为”似乎是机构所为,这些机构向母语为非英语的论文作者提供文字修改润色和论文提交方面的服务。
, f- a; b, u* |7 Q+ V, Z( l) J3 d. a4 o( k
种种学术不端行为不仅违背了科学精神,同时也挫伤了大众对于科学权威性的尊重。科研人员有必要提出新的措施来维护学术研究及其成果的权威性。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学术不端行为,就像体育界反兴奋剂、政府反腐败一样,应对学术腐败行为实行‘零容忍’。
来源:MedSci
( `8 W: I3 }; M9 K: F' O) x r- }+ h
作者: 满清帝国 时间: 2015-5-21 08:46
呵呵,要是能更具体点就好了% {6 r! a5 x1 v" s t- |
裁剪不当,数据处理不当,……那怎么裁剪、处理是得当的呀?
欢迎光临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http://virology.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