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标题:
[转移贴]-关于人造H5N1禽流感病毒争论的最新进展
[打印本页]
作者:
rojjer
时间:
2015-8-29 23:18
标题:
[转移贴]-关于人造H5N1禽流感病毒争论的最新进展
rojjer 发表于 2012-2-20 2012/2/20 20-2-2012 20/2/2012 10:13
(一) 《科学》杂志可能全文发表关于人造禽流感病毒的论文
2月17日,《科学》杂志主编布鲁斯·艾伯茨(Bruce Alberts)博士说,该杂志将发表有关人造禽流感H5N1病毒论文的完整版本。艾伯茨在美国科学促进协会温哥华会议上发表评论:
“我们的立场是,科学家和卫生官员需要设计新的治疗方法和疫苗来保护广大人群,他们有权获取最新信息。在没有可靠的机制以确保他们能及时获取信息的情况下,我们一贯的立场是全文发表”。
英国BBC新闻写道,艾伯茨说,让监测该病毒的科学家和卫生官员尽快了解这些研究结果十分重要。
(二)世卫组织(WHO)已决定推迟决定是否公布H5N1禽流感的数据
WHO于本月16日至17日在日内瓦召开专家小组会议,专门商讨有关问题。
WHO说,这方面的研究必须继续,要坚持WHO关于《大流行性流感防范框架公约》中关于信息共享的规定。但同时需清楚,这类可变异成更加危险形式的病毒存在风险。WHO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在会议结束后说,科学界应对禽流感病毒给予高度关注,通过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该病毒的认识。禽流感病毒的传播能力非常强,因此加强对病毒的监控和研究非常重要。会议同时决定,继续暂停对H5N1型禽流感变种病毒人际传播的研究,但对自然发生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将继续进行。会议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通过宣传增进公众对这一研究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需要从生物研究安全性方面对实验室的研究进行评审。
WHO近期将再次召开会议,就是否继续开展H5N1型禽流感变种病毒人际传播研究的问题进行磋商。届时,参会者的人数和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
(三) 争论的由来和发展
去年下半年,美国和荷兰的两个实验小组先后宣布培育出了人造H5N1型禽流感变种病毒,这种病毒能够在雪貂间快速传播。论文分别投寄给《科学》和《自然》杂志。
去年11月,美国国家生物安全科学顾问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Advisory Board for Biosecurity,NSABB)以可能被恐怖分子利用为由,下令要求这两个实验室不要公布人造禽流感病毒具体研究细节。该委员会由若干美国科学家和政府安全官员组成。这是该委员会自2005年成立以来第一次作出一项决定。
此后数月来,围绕该项实验和NSABB的决定,在全球科学界和社会各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争论至今方兴未艾。
《自然》杂志主编菲利普·坎贝尔称NSABB的这一建议“前所未有”。他在一份声明中说,研究人员获知其他人员的研究细节对公共卫生至关重要。《自然》杂志现阶段正在讨论如何让研究人员合理、可行地获取科研方法和数据。
《科学》杂志主编艾伯茨拒绝发表“缩略版”研究报告,他希望发表该项研究工作的全部细节,除非有其他方式能将这些发现的细节告知真正需要的科学家。
两家杂志呼吁政府部门“另辟蹊径”,建立专门系统,让国际研究人员获取实验室培育病毒变种的全部信息。
(四)争论的几个焦点
(1) 誰有资格审查研究论文?
科学界和各国政府部门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焦点是:应经过何种程序来决定研究论文中的哪些资料应当删除,誰有资格来作出此类决定。
起初,美国政府曾建议,美国科学家以及有合作关系的外国研究人员有权管理与发表相关的程序。
但在本周,WHO声称,作为国际卫生机构,他们与此事的关系更密切,由美国政府来做这件事是不适当的。
《科学》主编艾伯茨博士说,“我们希望,WHO的这次会议将形成一个国际性决议,如何有选择地使那些需要和应当知道的人获得信息,这样才能使我们能够坚持按NSABB的建议行事”。
(2) 限制全文发表到底限制了誰?
流感专家、前WHO卫生安全顾问戴维·海曼说,即便禁止研究信息公布,“流氓科学家”依旧能够想方设法得到相关信息。WHO会议最好能够促成各方达成一致,“就如何展开研究和向他人提供信息明确最佳操作框架”。
有人指出,相关科学家们已经在学术会议上介绍了他们的工作,这些细节实际上已经广为流传,所以删节发表该论文已毫无意义,全文发表反而利大于弊,能快速增强反恐阵营的实力。
(3)有争议的论文并未证明禽流感病毒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病毒学家Vincent Racaniello认为,该人造“H5N1禽流感病毒能在雪貂之间传播,并不意味着该病毒将同样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而且不可能通过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2009年的大流行H1N1病毒在一些雪貂研究中可造成严重感染,但在人类却相对温和。H5N1禽流感病毒在雪貂中传代将会削弱其对人类的毒性,这种可能性却被人们忽略了。”“实验室改造的病毒极不可能在人类引起可广泛传播的疾病。自然更善于生产杀人的病毒――而认为人类可以重复在自然界发生的巨大多样性和选择压力,是人类科学的最典型的傲慢与偏见。”
1918年的流感病毒其实是“目前已知的最有效的生物恐怖武器”,其序列在2005年就公开发表了。生物恐怖分子其实用不着使用实验室改造的H5N1禽流感病毒。
(4) 禽流感对人的致死率可能被WHO严重高估
WHO的官方言论至今仍断言,自从在1997年发现H5N1病毒以来,它对人的致死率超过50%。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它集中反映了对这种病毒广泛流行的盲目恐惧心理。
这里被误解的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禽流感的感染人数是未知的。誰能肯定地说,该病毒只感染了约600人?目前对我们已知事实的确切表述应当是:在600个因感染H5N1流感病毒而住院治疗的重症病人中,超过半数最终死亡。
要计算H5N1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的死亡率,我们需要将死亡人数除以感染人数。事实上,目前我们并不全面掌握感染人数,但可合理地推测此数字可能相当大,十余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感染人数应当远远多于600人。
最近在泰国农村村民中进行了一项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其中占9.1%参加者对两种不同H5N1毒株之一有抗体。另有已发表的多篇论文也得到类似结果。如果亚洲农村人口的9%发生H5N1禽流感病毒株引起的亚临床感染,这将极大地改变我们对该病毒致病性的认识。这个比例即使仅为1%,绝对人数也相当多。所以必须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中进行更广泛的血清学研究,以全面掌握人类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的程度。
世界顶级流感专家Peter Palese等认为,在我们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曾感染H5N1禽流感之前,我们对该病毒的致病性必须避免贸然下骇人听闻的结论。这样做只会导致相关学术界和管理部门误入歧途:担心H5N1禽流感病毒可能被用来作为生物恐怖武器,从而无根据地限制关于该病毒的科学论文的出版。盲目恐惧将妨碍对禽流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国药中生武汉公司科研开发部 严家新研究员供稿)
作者:
rojjer
时间:
2015-8-29 23:19
bfvirus:
H5N1株是高致病力流感病毒,对人致死率很高,而且对于病毒没有特效药,不像细菌有抗生素,但是以前的该病毒不能在哺乳动物之间相互传播,所以还好。进行H5和H7株系的流感病毒超作,都需要在P3实验室进行。但是这类病毒更危险,能在雪貂之间进行传播(哺乳类流感研究模型),如果能在人之间传播,将引发很严重的后果。不过现在2位科学家声称,他们研究的H5N1病毒对雪貂致死率低,但是流感病毒变异之快,不同株型间遗传物质的交换,谁也不敢保证什么。不过,我觉得禁止发表也不是办法,早晚会有更多的人研究出来,也有可能病毒自然变异出现。所以与其想着怎么封锁消息,不如想想真的有一天出现能在哺乳类之间传播的高致病力病毒时,该怎样应对更好。
欢迎光临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http://virology.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