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和比利时杨森研发公司(Janssen Research & Development)的研究人员设计出能够中和一系列流感病毒毒株的人工肽分子。这些设计的肽分子有潜力被开发为靶向流感病毒的药物。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9月28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Potent peptidic fusion inhibitors of influenza virus”。论文通信作者为TSRI结构生物学教授Ian Wilson和杨森研发公司的Maria J. P. van Dongen。
这些开发出的肽分子阻断大多数传播的第1组甲流病毒(group 1 influenza A virus)的传染性,包括H5N1,即在亚洲已导致上百人感染和死亡的一种禽流感病毒毒株;在2009~2010年导致全球流行病的H1N1猪流感病毒毒株。
研究者Taia T. Wang博士表示,我们拥有一种简单直接的方法来开发广谱性的保护性流感疫苗,当前的流感疫苗能够保护机体抵御三种或四种特殊的流感病毒,这些流感病毒就是科学家们预测可能在特殊流感季节中流行的毒株;然而在一项最新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他们能够改变这种疫苗来保护小鼠抵御另外两种病毒的侵袭,其中一种流感病毒很有可能引发全球性的疫情爆发,同时研究人员认为,设计一种简单通用的疫苗来保护人们抵御所有引发流感的病毒似乎非常重要。
这种快速的进化给病毒本身也带来了挑战。当蛋白质发生突变的时候,这些蛋白质可能无法折叠成细胞所需要的形状,从而不能执行原本的功能。早前,MIT 生物学教授 Susan Lindquist 的开创性研究表明,在许多生物体内,内源性蛋白质的进化依赖于生物体内的分子伴侣(chaperone)。分子伴侣可以帮助突变蛋白质折叠成正确的形状。
2011年3月1日-2016年4月29日,共招募633位志愿者(联合抗病毒疗法316人、单一疗法317人)。394位(联合组200位、单一组194位)符合主要分析。联合治疗组和单一疗法组分别有80例(40.0%)和97例(50.0%)在第3天检测出病毒(平均差10.0% 95%CI0.2-19.8,p=0.046)。常见副作用是胃肠反应:主要是恶心(联合组12% vs 单一组11%)、腹泻(10% vs 11%)、呕吐(7% vs 4%)。在多个临床次要结点则没有明显差异(如症状持续的中位时间,4.5天vs4.0天,p=0.21)。单一疗法组有一例年长志愿者于第13天死于心血管意外,经鉴定与研究干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