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 {. g( ~/ r- g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使整个中国科学界与有荣焉,许多人为此喜不自禁。喜庆之余,有的人指出,这项成就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而今天已经没有促成这样重大原创性科技成就产生的机制和土壤。/ z) a* @4 W7 j6 p5 s9 x8 N
. ~# Q! [0 Q1 z) e9 r% B) _( q% e, l
其实,与那个时代相比,我国现今科学技术的总体水平已获得了大幅提升,原创性成果的产生也呈现自发、多点的态势。有评价认为,我国科技从过去总体上“跟跑”转变为现今“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行,我认为是站得住脚的。" m0 ~# c4 }! f
5 q$ }- [8 J2 o0 ^0 r/ B8 S7 R5 q0 }
1 g0 t ` ]: @: \% u" d上世纪60-80年代的原创性科技成就中最为突出的有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青蒿素的发现、杂交水稻体系的建立和三氧化二砷对于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疗效的发现。前两项都是自上而下的全国性协作的结果,第三项是由科学家个人的研究引发政府组织的大协作的结果,只有最后一项三氧化二砷疗效的发现是完全基于科学家的自发研究活动。其中,人工合成蛋白质是当时国际生物学界公认的前沿问题,处于与国际同行竞争状态,而其他三项研究则选择了西方人较少关注的问题或者选择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研究路径,才得以在“低水平”的境遇中做出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总结起来,在那个年代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一是靠集中优势兵力在局部形成绝对的财力、人力和智力优势,二是避开强国锋芒走出其不意的选题路线,似乎都有孙子兵法的影子。
/ E7 m: K# f2 B* B- l9 F) A( ^- Z
$ J! u7 t9 r; y4 f# W+ L& S7 L& o3 R8 L7 @
从长远来看,一个国家要真正成为科技强国靠的是大批科技人员的自发创新活动,而不是类似于体育界的“举国体制”。三氧化二砷疗效的发现正是中国科学家自发创新力的体现。这项成就最终得到国际认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科学家后续的深入研究。但是,我国在同一时代的其他自发的原始创新工作则大多没有这么幸运,往往限于当时条件而无法深入下去,最终淹没于世界科技的滚滚江河之中。譬如,在80年代初期,我国科学家曾利用肾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克隆鱼,在世界上第一次实现体细胞克隆脊椎动物,虽早于克隆羊15年之久,但并不能获得国际主流科学界的充分认可。
: B! a, q9 L2 y) P# z' S! S) E6 s+ ` Q$ X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先进的科研体系,形成了普遍的自发创新力,一些领域已处于高水平、高态位。从高温超导、量子通讯、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新中微子振荡,到甲烷高效转化制乙烯、RNA剪接体结构解析,等等,不断爆出诺贝尔奖级别的科研成果。这些成就有些最终可能荣膺诺贝尔奖,有些则可能把别人送上领奖台,但都不失为我国现今科研水准和创造力的高峰标尺。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高、精、尖,针对世界科学前沿的热点难点,对研究条件和人员素养都有较高的要求。
6 f, x7 a' ^4 S( J! P
+ h. A( M+ W$ ^5 R# }: V3 H' b0 {吐槽较多的则往往是现今的高水平跟风现象。实际上,源头创新和高水平跟风都是科学发展所需要的。一个领域的开拓,一个思想的出笼,一种技术的建立,没有人跟风就不可能形成气候,科学也就终止于胎儿状态。诺贝尔奖成就的确立往往需要有本领域的大范围跟风。所以,一个国家的科学研究没有跟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只会跟风而不愿从头创新,如蝗虫般铺天盖地啃食他国科学家开辟的领地,那就令人担忧了。
1 m+ j; E1 D. @" O/ L4 S( }' v# \# ^1 j4 \4 k- I+ d ~5 H8 y& S/ H- K
原创和跟风的区别主要在于选题。科学研究的选题大致有三个来源:(1)自然现象和实践需求;(2)理论预测和新构想、新假设;(3)科学文献。在科学发展的早期,选题主要来源于第一种途径,随着体系的建立和文献的积累,后两种才成为主要来源。世界上许多成就较高的科学家都是在出道之时盯住一个新的自然现象或者人类的一种技术需求,锲而不舍地寻求答案而确立自己在科学界的地位。做到这一点,需要的是勇于开疆拓土的价值观和独立坚毅的人格。科学界总要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向自然界要问题,向实践需求要问题,问前人没有问过的问题,探寻前人不知晓的路径,才使得科学不断拓展出新的领域。一个国家也要不断产生出这样的科学家才可能稳步跻身于世界科技强国,真正赢得世界的尊敬。
6 Y. G0 ~3 W7 N' R9 k# J% ]5 D% T; V) u
在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们更有能力深入阐释现象背后的机理,而这一点是发明杂交水稻和青蒿素的时代所远远不能比拟的。基础研究的长足进步是我们这个时代科技进步的最显著特征。诺贝尔奖不仅奖励直接造福人类的技术进步,更奖励那些基础科学研究的重大发现。所以,中国科学中的尖端成果是离诺贝尔奖水准更近了而不是更远了。等我们从获奖的喜悦中冷静下来,或许不难发现,拿上世纪60-80年代的成果和最近十几年的成果比试,看谁先闯入诺贝尔奖的大门实际上是不够科学的。 R% q* C5 y. q) z. w+ e6 _
+ p: T: K2 ~0 C从屠呦呦的成功我们当然受到许多启示,这包括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扎实做事”、攻坚克难,也包括体制需要改善、环境需要净化,等等。但是,切莫把在那个艰苦年代取得的科学成就误读成只有大协作大攻关的模式才能产生重大成果,更不要误读成只有那个政治环境才能产生这样的成就。& h: |/ }. N& r0 ]5 w
e5 E$ |* f- J7 x4 ^6 ]
中国科学在最近三十余年的全面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博主在一次发言中曾这样分析:3 |0 t/ H* C, v1 q# s
科学研究需要人才、资金、基础,受到综合国力和文化传统的制约,中国这样一个东方文明古国发展现代科学必然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转变。经过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中国科学正处于从学习、跟踪向创造、引领转变之中,已积聚了较好的基础,形成了创新的自信。日本从1868年开始学习欧美科学技术,推行工业化,到1949年首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经历了80年的时间。我国真正开始工业化进程只能从结束战争的1949年算起,至今65年。' k8 @8 P0 d B. {! m
& u1 {8 J6 C9 {, b9 h* G& f* G屠呦呦的获奖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惊喜,我们衷心地感谢这位可爱的老太太,以及她当年的合作者们,还有向国际科学界鼎力举荐这项科学成就的科学家们。但是我猜测,中国常态性地把诺贝尔奖收入囊中或许还需要15年之久。+ a/ l- a/ S7 j# E. p+ d
7 y S; O, L* t# N _; {3 Z1 ~本文选自:科学网徐旭东博客
! b1 |) _; g4 ? z
% _& G$ b; U3 z. \+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