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奥秘揭开。近日天津大学杨海涛团队在《蛋白质与细胞》(Protein&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展示了寨卡病毒解旋酶的晶体结构,解开了寨卡病毒复制的关键过程和机理。这一成果对抗病毒药物的开发将起到积极作用。
在研究中,杨海涛团队成功获得了寨卡病毒解旋酶执行功能和结合底物时的3D图像,并在原子分辨率水平上展示了寨卡病毒解旋酶、三磷酸腺苷和金属催化离子形成的三元复合物的空间结构。此外,他们还成功捕捉到了寨卡病毒解旋酶结合ATP以及金属离子的中间状态。这是首次揭示黄病毒家族(一种蚊媒病毒,包括寨卡病毒、登革热病毒、黄热病毒、西尼罗病毒等)解旋酶与天然底物ATP结合时的结构。杨海涛说: “通过对这一结构的分析,可以揭示寨卡病毒解旋酶如何识别ATP和金属催化离子的机制。”
为了探究寨卡病毒与其他黄病毒属成员在复制机制上的差异,研究人员还解析了寨卡病毒解旋酶与基因组RNA结合时的复合物三维结构。他们发现,一个贯穿解旋酶的通道负责“抓住”RNA。令人吃惊的是,寨卡病毒解旋酶在结合RNA后会经历显著的构象变化,而这种构象变化与登革热病毒的解旋酶截然不同。
研究指出,黄病毒家族解旋酶在进化过程中演化出一种保守的分子“马达”,它可以通过水解三磷酸核苷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用于实现病毒复制过程中的“解链”;而利用不同的“运动”模式,不同病毒成员的解旋酶又以不同的方式识别并结合基因组RNA,用于满足病毒复制的需要。
来源:科技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