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阻挡了中国水产疫苗发展步伐

[复制链接]

1067

帖子

1032

学分

1万

金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3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18:08: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谈到水产疫苗的发展,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养殖系吕利群教授这样说道:“用药物来治疗病毒病是非常困难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为何水产疫苗的发展迟迟得不到突破?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
特殊不是理由
对于国内水产疫苗难产的现状,许多专家都提到了我国水产养殖方式的特殊性。例如我国大多地区都实行的混养方式,因部分鱼类致病病原是可以感染多种鱼类的,如嗜水气单胞菌等主要细菌性病原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症,其发病品种涉及十几个主要鱼类品种,所以即使对某种鱼类进行免疫接种,总体预防效果也比较差。因此,我国的水产养殖方式直接导致了实施免疫接种困难重重。而混养这种中国特殊模式,对于产量大、品种多的中国水产市场来说,又难以得到改变。
另一方面,嗜水气单胞菌病灭活疫苗于1993年便已研制成功,但至今仍未得到有效推广。即便是推广效果相对较好的草鱼出血病活疫苗,也同样没有在我国渔药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水产动物免疫病害专家邢婧教授介绍说:“疫苗得不到推广的一个原因在于,过去养殖业者的免疫预防疾病意识十分薄弱,很多养殖户仍旧是抱着‘生了病再花钱解决’的侥幸心理,且一些养殖者缺乏对疫苗的基本理解,期望疫苗能一针治百病。这对水产疫苗的推广造成了难度。”
生产存在断层
除了草鱼出血病疫苗与嗜水气单胞菌病灭活疫苗以外,其他获得国家兽药证书的水产疫苗,均无一例获得生产批文。不难看出,我国水产疫苗从科研环节到生产环节存在着断层。
目前我国符合GMP标准的水产疫苗中试车间屈指可数,无法满足水产疫苗工厂化大规模生产条件的需要。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水产疫苗市场空间限制以外,相关技术企业还面临着规模小、分散经营、技术含量低、金融支持缺位、创新人才匮乏、产权专利少等难题。
在我国水产疫苗研发迟于国外20年的情况下,除了在研究水平上有所落后以外,水产疫苗的产业化路程亦存在着诸多问题。一系列的因素,导致了我国水产疫苗发展迟缓。(水产养殖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App下载|Archiver|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GMT+8, 2024-6-30 14:27 , Processed in 0.08954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