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王建华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宿主因子调控HIV-1复制新机制。 HIV-1属于逆转录病毒,其感染细胞、完成复制周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病毒通过受体和辅助受体结合宿主靶细胞(主要是CD4+ T细胞)、脱壳、逆转录合成双链cDNA进入细胞核然后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病毒基因的转录和剪切、病毒mRNA至细胞质的转运、病毒蛋白的翻译和病毒颗粒的包装、出芽和成熟等。HIV-1复制周期的每一个环节都高度依赖于宿主蛋白的表达。鉴定调控HIV-1复制的关键宿主蛋白有利于寻找抗病毒靶标。 课题组曾利用基因组学筛选了多种潜在调控HIV-1复制的宿主蛋白,其中Naf1(HIV-1 Nef-associated factor 1) 是可在细胞核/质间穿梭的宿主因子。博士研究生任晓新等在王建华研究员的指导下,发现Naf1可促进HIV-1未剪切gag mRNA的出核;Naf1这一功能依赖于与另外一个宿主因子CRM1(Chromosome region maintenance 1)的相互作用,并且与Naf1在细胞核/质间穿梭特性相关。研究结果揭示宿主因子Naf1调控HIV-1复制机制,为抗病毒药物设计和基因治疗提供了潜在的宿主靶点。 该研究得到来自中科院、国家基金委、科技部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及973等项目的资助。
图:Naf1与CRM1相互作用促进HIV-1复制。(A)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af1在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分布;(B)示意图:Naf1与CRM1相互作用促进HIV-1未剪切HIV-1 gag mRNA的出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