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化与细胞所科研人员合作揭示HMA抑制丙型肝炎病毒离子...

[复制链接]

214

帖子

201

学分

2365

金币

VIP荣誉会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9 00:1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3月7日,Protein & 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欧阳波研究员和周界文研究员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小分子抑制剂HMA在丙型肝炎病毒离子通道p7内的结合位点,并与另一广谱性抑制剂金刚烷乙胺的结合位点进行了比较,对于研发针对p7为靶点的靶向药物分子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

  丙型肝炎病毒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顽固型病毒,可诱发肝炎、肝硬化,继而引发肝癌。迄今为止还没有研发出有效控制HCV的预防或治疗性疫苗,药物治疗的选择也很有限。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丙肝病毒生活史,以病毒基因复制、颗粒组装过程中重要蛋白为靶点,研究合适的抑制剂,寻找消灭丙肝病毒的有效途径。p7是丙肝病毒编码的唯一一个离子通道蛋白,在病毒基因复制中起到关键作用,被作为一个潜在的药物靶点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相关研究表明p7可以被金刚烷乙胺、HMA等小分子抑制。但这两类分子结构上截然不同,它们与p7结合的机制是否相同?解答这一问题,将为基于结构的抗丙肝病毒理性药物设计奠定科学依据。

  在欧阳波研究员和周界文研究员的指导下,博士研究生赵琳琳成功纯化出状态均一、有生物活性的p7蛋白。运用甲基谱滴定的方法,比较在金刚烷乙胺、HMA滴定下蛋白质谱图的不同,发现在蛋白结构变化剧烈的顶端化学位移变化相似,但是在中间25位缬氨酸,与金刚烷乙胺不同,HMA滴定并没有明显变化。接下来,研究人员通过核极化效应方法测定了HMA在p7内的结合位点,发现与金刚烷乙胺不同,HMA结合于p7靠底部疏水区。研究人员随后与天津医科大学的王树青博士合作,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手段,进一步精确地定位了该结合位点。研究结果表明,虽然HMA与金刚烷乙胺的结合位点不一样,但它们引起的p7构象变化类似,表明其抑制机理相似,结合位点均与疏水性相关,这将为研发以p7为靶点的新型药物分子起到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浦江人才”计划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经费支持。该成果在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核磁共振系统完成数据收集工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App下载|Archiver|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GMT+8, 2024-11-22 21:26 , Processed in 0.08160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