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5-5-21 09:40:18
|
只看该作者
by Rojjer* N6 ?+ C. Z# U3 O+ l( U# b
& z+ V: d2 B4 x
项目名称: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进化、跨种感染及致病力分子机制
( ~$ P2 L( B I& i, c( `推荐单位: 黑龙江省 . \. d+ p \8 |+ n2 [0 u
项目简介: 该项目属生命科学病毒学领域的一项基础研究。
% C: R5 F% {7 ^# Y3 `3 a2 a高致病力禽流感是禽类的烈性传染病,更是倍受关注的人兽共患病。该项目以H5N1禽流感病毒(AIV)为模型,针对其进化、跨宿主感染哺乳动物及致病力机制等前沿科学问题,开展探索研究。, p: f+ e0 c) ]- G( s% `
, h: s* B+ w! X; k& e7 C
1.发现H5N1病毒在自然进化中逐步获得感染和致死哺乳动物的能力
' \8 f/ n4 O3 `8 v
2 J. ~8 H1 l: F$ U6 p一般认为,AIV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只有在某些中间宿主适应后才能获得感染人的能力。该项目发现,水禽、候鸟携带的H5N1病毒在进化中形成了复杂的基因型;不同毒株对小鼠的致病力差异显著,并且不受基因型限制;多种基因型病毒均可随时间推移,逐渐获得对哺乳动物的感染和致死能力,对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结果分别发表在PNAS(2004)和Journal of Virology (JVI,2006)。PNAS论文发表后引起重大反响,Nature发表专评予高度评价(Nature,2004,430:4)。! [7 e5 D% B( u9 e5 _) y
9 D" r! W' x5 M: e0 Q" O g6 X2.发现PB2基因D701N突变是H5N1病毒获得跨越禽-哺乳动物种间屏障能力的重要分子基础之一9 j$ D1 j( J; n9 B/ s
$ v8 e# }% M' O4 X8 qH5N1病毒在多个国家感染并致人死亡,其突破种间屏障感染哺乳动物的分子基础仍是未解之谜。该项目发现PB2基因对AIV跨种感染哺乳动物起决定性作用,D701N突变可使H5N1 病毒直接获得跨宿主感染哺乳动物的能力(JVI,2005)。基于这一发现,国际同行及该项目组开展的后续研究揭示,D701N突变增强PB2和人的importinα5 的相互作用,并增强H5N1病毒在哺乳动物间的水平传播能力。PB2基因701N已成为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风险预警重要的分子标记之一。, y+ C2 H5 `( |& k: p
5 [& j2 m; @- [* t5 b3.发现NS1是影响H5N1病毒对禽和哺乳动物致病力的关键基因,揭示了影响致病力的关键位点及其机制# G/ j' w' `0 s
) w* @, z/ S% @! h( T
H5N1病毒的致病力机制一直未被完全揭示。该项目发现,NS1基因是影响H5N1病毒对鸡和小鼠致病力的关键基因;发现NS1基因A149V突变和191-195位氨基酸的缺失均可使H5N1病毒丧失拮抗宿主天然免疫的能力,影响其对鸡的致病力(Li,JVI,2006;Zhu,JVI,2008)。尤其重要的是,NS1基因P42S突变是病毒获得对哺乳动物致病力的重要前提条件,其机制与阻止哺乳动物宿主细胞NF-κB和IRF-3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Jiao,JVI,2008)。Jiao 等的论文同时被评为JVI亮点论文(Spotlights)(JVI,2008:1065)和ASM会刊Microbe的5篇精彩论文(Highlights)之一(Microbe,March,2008)。
) [# O- [" z. r& H+ L, Y6 Z$ k4 P2 j" b
该项目的发现为认知H5N1病毒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禽流感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支持发现点的研究结果先后在PNAS(1)和JVI(5)发表6篇论文,被SCI论文他引533次,其中PNAS论文及2005、2006年发表在JVI的2篇论文,分别被SCI文章他引189次、92次和107次。引文期刊包括Nature,Science,Lancet,PNAS,PLoS Pathogens 及JVI等,其中影响因子5.0以上累计 210 次。
' T: L q7 x/ s) @8 [3 b2 k
, x1 j! u- B& [ F主要完成人: 陈化兰
1 S( p. _! v Q0 p9 S4 M是该项目所有资助课题的主持人,负责该项目总体思路、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结果总结、论文撰写和修改,是所有代表论文的通讯作者。对3个发现点都有主要贡献。投入该项目研究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
: N* p" c1 B0 a P9 |2 Y% ?, o% u& O
邓国华
3 M; l4 M! T* ~3 K+ t5 B7 E参与代表论文的1、2、3、4和6的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是代表论文1、2、3、4和6的作者。对3个发现点都有贡献。投入该项目研究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
% \5 x1 g" [! q( v( ?( A$ S$ }7 U& v% W$ C# t/ ^ p
李泽君7 ?8 V8 |. X( d3 l% E5 n5 z
参与代表论文1、2、3和5的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是代表论文3和5的第1作者,代表论文1和2的作者。对3个发现点都有贡献。投入该项目研究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50%。
( u8 {1 V4 Z6 G) I% z6 s
7 ^3 Y; ?. F1 i% l于康震' X8 q! A' I- Q5 u6 p! }/ r7 p, _
是该项目资助课题之一(973,G1999011905)的前期主持人,对毒株收集有重要贡献,是代表论文3的共同通讯作者,论文1、5和6的作者。对3个发现点均有贡献。投入该项目研究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15%。* t. V/ W/ G0 W
7 ^1 m% _, D/ }/ p
李雁冰
- E' \% O& k: K( T a7 f参与代表论文的1、2、3和4的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是代表论文1、2、3和4的作者。对3个发现点都有贡献。投入该项目研究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
" d1 G1 K/ q( {' Z: o; H$ I9 A( h) o* i$ H# f) F$ }
论文、论著目录:http://168.160.158.231/xmfb/XMView.aspx?XM_ID=20112022.PD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