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3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流浪老师参与讨论:蚊子会传播乙肝吗?

[复制链接]

1210

帖子

614

学分

1996

金币

论坛区长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5:2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zz fr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8a5230100bb9i.html

   (按:在2005年《中国乙肝防治指南》中写道“经吸血昆虫 (蚊、臭虫等) 传播未被证实”。但是,一般人看到这句话多少感到不踏实。在丁香园,流浪老师参与的这个讨论非常精彩,编辑了一下后贴在这里,供大家欣赏。)

    讨论起因是由于一位肝脏移植大牌专家在2005年7月19号解放日报和上海卫生局主办的网站上公开发表科普文章中称“乙肝病毒可通过蚊子等虫媒进行传染”。

rice111:这就专家啊!!!!!科普从”专家“开始了!!!

blueman1320:其实我们反过来想想,中国有那么多的乙肝患者,我们平时都是说经血液等途径传播乙肝病毒,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病人,提供的病史可以基本排除血液、母婴等途径的可能,那么,这部分人怎么得的乙肝呢?说实在的,我个人觉得其它途径,如上面提到的“蚊虫叮咬传播乙肝,饮食传播乙肝”还是有可能性的,只是这种提法不能直接说出来,要不我们国家就真的会乱套了(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少,呵呵)。

Peibin:抛砖引玉:为什么蚊子不能传播乙肝?我记得早年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描述蚊子体内可以检测到HBV。附1篇国内曾做过的调查。 HBV感染同蚊虫密度回归与相关规律探讨.pdf

Decktown:呵呵,这个话题有意思。1、从来就没有人以确切证据证明蚊虫叮咬不可以传播HBV感染。如果哪位见过确切资料,欢迎共享。2、通常所说密切生活接触传播HBV,其实不排除蚊子等虫媒方式的可能性。3、据说传染性血液试验喂养的蚊虫中48h内HBV 被消化,短于其吸血间隔期,似非传播媒介(《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第二版,p211)。感兴趣的可以继续考证。4、我还是支持防蚊灭蚊的,还有臭虫,呵呵。
zzzj:做为虫媒传染病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病原体能在虫媒体内复制或进行其生命周期的某段过程,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虫媒传染病。否则,所有通过血液传染传播的疾病都可以通过蚊子传染。我认为这是一个概念不清楚的言论。至于peibin战友所说的文献,一来我看不到,二来就算该文章无误,但其论证级别低,重复性差。记得以前有人得出过这样的结论,即地方性甲状腺肿与海拔高度回归分析呈正相关(当然是还在不清楚其病因为缺碘时做的),结论也正确,但没意义。从我国本身乙肝分布来看,东大于西,南略高于北,也于蚊子分布规律一致,不能说明问题。因此个人不同意蚊子传染乙肝的看法。作为医生个人认为发表意见应尽量保持中立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看待问题。

Peibin:有权限的同志下这两篇文章看看,我是看不到,不知道他们说什么?看看老外做的吧。
1. Hyams KC. Mosquito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Trop Geogr Med 1989; 41:1859.
2. Berquist KR, Maynar JE, Francy DB, Sheller MJ, Schable CA.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by mosquitos. Am J Trop Med Hyg 1976; 25:7302.
These findings do not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mosquitoes are involved in either biological or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还有柳叶刀上面的一篇,我也看不到,“臭虫会传播乙肝吗?”Vall Mayans M, Hall AJ, Inskip HM, et al. Do bedbugs transmit hepatitis B? Lancet 1994; 343:7613

The intervention, insecticide spraying of the child's dwelling, was highly effective in reducing exposure to bedbugs but there was no effect on hepatitis B infection
摘要上好像说杀死臭虫也没有减少HBV感染。
还有1篇好像不同意上面的观点,我还是拿不到全文,只能通过摘要瞎猜。
both Anopheles stephensi Liston and Ochlerotatus triseriatus (Say) shed HBV during diuresis for up to 72 h after feeding on an HBV-positive serum drawn from a human donor.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HBV could be transmitted to humans by a stercorarian route, especially if mosquitoes that fed on an HBV-positive human are interrupted during feeding and move to another person to resume feeding.
http://www.ncbi.nlm.nih.gov/entr ... 1&dopt=Abstract

rice111:类似blueman1320的疑问本人也有过,但是我的考虑与您相反。问病史的时候,关注的血液途径一般的只是“输血史”由于绝大多数人没有“输血史”所以得出结论“没有血液接触感染途径”!!但是,要知道,乙肝病毒可以经过微量血液感染,也就是说只要有轻微皮肤擦破,再接触微量病毒就有可能感染,再加上亚裔人种对病毒的易感性,我国有那么多乙肝病人就不足为奇了!所以,如果要问病人从小到大有没有受过外伤,我想大概是100%吧!

Zigeunerweis(流浪老师):全世界近30年的研究不支持虫媒为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
楼上提到“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病人,提供的病史可以基本排除血液、母婴等途径的可能,那么,这部分人怎么得的乙肝呢?”除血液、母婴等,乙肝的另一基本传播途径是密切接触。

Decktown:随便说说,希望对各位考虑问题的思路有所帮助;说错的地方,就当是反面教材。
1、蚊虫叮咬也是外伤,经此外伤接触的血液(蚊体内)并没有被证明不含HBV颗粒。
2、不仅全世界近30年的研究不支持蚊子为乙肝的传播途径,事实上全世界近二百万年来的研究都不支持蚊子为乙肝的传播途径。问题在于:1905年以前,人类观察到的现象也不支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然后呢?
3、大约在1991年左右Lancet上有文章认为臭虫可能传播乙肝(《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第二版)。所以,把“蚊子”和“虫媒”区分讨论是有必要的。
4、认为乙肝的一个基本传播途径是密切接触,并不能作为“蚊虫传播乙肝”的反证。关于“密切接触”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先想清楚,“密切接触”怎么排除“蚊子叮咬”或者更广义的“虫媒”途径。
5、就算有足以令人信服的证据确切表明蚊子吸血过程不能传播乙肝,那么蚊虫叮咬后瘙痒导致皮肤被抓挠、表面轻微破溃这件事总是存在的吧?试问有多少人被蚊虫叮咬后不抓挠的?所以呢,就算是牵强附会地解释吧,为了防乙肝而灭蚊也未尝不可,特别是对于乙肝高流行区的人群而言。更何况,防蚊灭蚊的其他好处呢?
6、做人要大度,处世要糊涂,同道之间不宜针锋相对,这里我先道个歉。我希望专业人员在对公众说话时、在做学问时都能够尽量严谨些,“钻牛角尖”、“斤斤计较”这些词用在做学问上,不见得就有多坏。

blueman1320:不可否认。门诊经常遇到夫妻,比如一个丈夫有慢性乙肝,但是他老婆长期检查都阴性,反之,女的是慢性乙肝,男的阴性的也比较多。夫妻应该算的上密切接触吧,但很难解释。我不否认密切接触是乙肝的另一基本传播途径。

Zigeunerweis:1991年Lancet 杂志总共有23篇提到过Hepatitis。但没有发现一篇文章提及“臭虫可能传播乙肝”。200万年前就有乙肝研究了?乙肝病毒的发现也只是近半个世纪的事吧?继续这样的讨论实在是浪费时间。

Zigeunerweis:回到虫媒传播HBV的可能性。文献中确实有报道一些虫媒体内可能发现HBV抗原或DNA。比如有关bedbug:(流浪老师开始展示他的证据)
1. Newkirk MM, Downe AE, Simon JB. Fate of ingested hepatitis B antigen in blood-sucking insects. Gastroenterology. 1975; 69:982-7.
2. Wills W, Larouze B, London WT, Millman I, Werner BG, Ogston W, Pourtaghva M, Diallo S, Blumberg BS. Hepatitis-B virus in bedbugs (Cimex hemipterus) from Senegal.Lancet. 1977 Jul 30;2(8031):217-9.
3. Jupp PG, Prozesky OW, McElligott SE, Van Wyk LA.Infection of the common bedbug (Cimex lectularius L) with hepatitis B virus in South Africa. S Afr Med J. 1978 15;53:598-600.
4. Jupp PG, McElligott SE.Transmission experiments with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and the common bedbug (Cimex lectularius L). S Afr Med J. 1979 14;56:54-7.
5. Ogston CW, Wittenstein FS, London WT, Millman I.Persistence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in the bedbug Cimex hemipterus (Fabr.).J Infect Dis. 1979;140:411-4.
6. Ogston CW.Transfer of radioactive tracer by the bedbug Cimex hemipterus (Hemiptera: Cimicidae): a model for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J Med Entomol. 1981;18:107-11.
7. Silverman AL, Qu LH, Blow J, Zitron IM, Gordon SC, Walker ED.Assessment of hepatitis B virus DNA and hepatitis C virus RNA in the common bedbug (Cimex lectularius L.) and kissing bug (Rodnius prolixus). Am J Gastroenterol. 2001 ;96:2194-8.
但是研究同样提示HBV病毒可能不在bedbug体内复制。
Jupp PG, McElligott SE, Lecatsas G.Th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by the common bedbug (Cimex lectularius L.) in South Africa.
更进一步,虫媒作为HBV的传播途径并未得到流行病调查的支持。
最后,迄今为止,尚没有任何严格证据提示确实有乙肝患者是由于虫媒传染引起。

Zigeunerweis:关于蚊子是否能传播HBV。下面是最近的一偏研究文章:
Ghoda MK, Shah RA.A prospective epidemiological study to see if mosquito bite could be responsible for spread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Trop Gastroenterol. 2005;26:29-30.
其结论是:Correlation or Linkage between the frequencies of malaria and acute hepatitis B could not be documented to suggest that mosquito bite may be responsible for HBV transmission.
这篇文章和近30年前的一篇研究文献结论是一致的:
Berquist KR, Maynard JE, Francy DB, Sheller MG, Schable CA.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by mosquitoes.Am J Trop Med Hyg. 1976;25:730-2.
结论:These findings do not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mosquitoes are involved in either biological or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Peibin:看完这篇综述,估计再也不会有人跟贴了。 蚊虫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现状.pdf

Zigeunerweis: Peibin网友,你楼上提供的PDF文章打不开。

Decktown:1、我笔头不利索,有些话可能需要多读两遍才能明白
2、臭虫一次吸血后HBV可以保留30日,且其粪便含病毒;在非洲的调查,认为小儿可以经臭虫吸血或虫粪污染抓痕而传播(Lancet,1990;336:1107)。我没读过原文,转摘的。3、Peibin所附一文的抓图见附件。

Zigeunerweis:确实在1990 Lancet 上有一篇报导认为Bedbug是Gambian儿童HBV传播的危险因素

1)但不幸的是,《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中只引用老的研究,却忽略了同一研究小组随后2年的进一步的否定性研究结果

2)在1994年Lancet上,发表了更为详细和严格的进一步研究,其结论否定了1990年的观察。
1) Vall Mayans M, Hall AJ, Inskip HM, et al. Risk factors for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to Gambian children. Lancet 1990; 336: 1107-09.
2) Mayans MV, Hall AJ, Inskip HM, Lindsay SW, Chotard J, Mendy M, Whittle HC.Do bedbugs transmit hepatitis B? Lancet. 1994;343:761-3.
作为结论,原文讨论的第一句就是:“This study excludes bedbugs as the major mode of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amongst Gambian children.”

Decktown:抱歉啊,我治学不严。谢谢zigeunerweis 指正。(这位服了,呵呵)

blueman1320:感谢zigeunerweis战友,又学了点知识,呵呵。
有个问题:门诊经常遇到夫妻,比如一个丈夫有慢性乙肝,但是他老婆长期检查都阴性,反之,女的是慢性乙肝,男的阴性的也比较多。夫妻应该算的上密切接触吧,所以感觉很难解释。请各位战友指点。谢谢。

Peibin:这叫基因易感性的差别。我师兄就是做这个的,具体内容让他给各位解释吧。再讲要跑题了。

Zigeunerweis:Decktwon 网友言重了。
学术问题有不同看法是常见的。通过探讨,甚至小小的争辩(或许会很激烈),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高,这也正是大多数朋友来丁香园的一个重要目的。扯大些,学术上的争论往往是科学前进的重要助力。
当然,不同于一般家常话题,学术探讨需要以有理有据,逻辑严谨。正如大学者胡适先生所倡导的------“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

Zigeunerweis:想不到‘蚊子问题’又引出了Blueman斑竹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而Blueman斑竹的问题又引出了peibin 网友有关乙肝易感性的遗传因素话题。
这里先只简单提一句,旨为抛砖引玉。Blueman斑竹的问题,还不仅仅是遗传易感性的问题。

Decktown:这个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拟定的关于HIV传播的17个典型问题之一。供参考,请慎重评判。

问题17:蚊子会传播HIV吗? 
  答:不会。人们一直担心HIV会通过螫咬和吸血昆虫传染,如蚊子。但是,CDC和其他机构进行的研究表明,没有任何证据表明HIV可以通过昆虫传播——即使在AIDS病例层出不穷和蚊子大量滋生的地方也是如此。因此最终可以认定,HIV不会通过昆虫传染。  
  对昆虫吸血行为的观察和实验发现,昆虫叮咬人体时,并不会将自己的血液或前一次吸入的血液注入人体内。相反,它注入的是它的唾液,这些唾液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使吸血变得更有效率。HIV在昆虫体内只能存活很短的一段时间,而且,与那些可以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病原微生物不同,HIV不能在昆虫体内复制(因此也就不能在昆虫体内存活)。因此,即使病毒进入蚊子等昆虫体内,昆虫也不会受到感染,同时也不会将HIV传染给被它叮咬的人。  
  同样无需担心蚊虫螫人后嘴角残留的血液会传播HIV。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以下几个理由:首先,HIV携带者的血液里并不总是含有高浓度的HIV病毒;其次,昆虫口器表面仅能存留极微量血液;最后,昆虫学家发现,正常情况下,蚊虫吸血后并不会马上寻找第二个猎物,相反,它们需要休息以消化刚吸入的血液。

Decktown:蚊子如何吸血?(转帖的知识很意思)

    昆虫的口器由大颚(一对)、小颚(一对)、上唇、下咽舌、及下唇(愈合的第二小颚,端部有唇瓣一对)所组成。蚊子的口器为了适应吸血的环境,已特化成刺吸式,其功能主要在穿刺皮肤与吸取血液,因此,蚊子在吸血时可以自病人的血液吸取或传播病毒。

    蚊子的口器精致复杂,其中下咽舌位于下唇内侧中间,呈舌状,端部有齿状物,具调节唾管开口的功能,当蚊子吸血时,病毒随着唾液沿唾管进入人体内。蚊子口器的切割功能,是由大颚、小颚执行,此二结构的末端都有微细的齿状物,雄蚊的大、小颚均已退化,丧失穿刺皮肤的功能,只有靠摄取花蜜维持短暂的生命,也因此只有雌蚊才有传病的能力。雌蚊的吸血行为是由两个肉质帮浦所调控,其中一个位于口腔至咽部的食窦帮浦,用来操控食物通道的基部;另一个是咽部帮浦,用来调节口部至中胸间的消化管运动,这两个帮浦以括约肌和蚊子的中肠隔离。当蚊虫吸血时,会先以唇瓣在皮肤表面探索,并反复穿刺皮肤,以便选定最适当的吸血位置,而选择标准主要是依据皮肤内微血管的分布密度。蚊子吸血时是藉下唇支撑,再将口针刺入皮肤,口针是上唇、大颚、小颚所组成可一体运作的结构,留在皮肤外头的下唇,则向内弯曲成拱起状。蚊子吸血时,口针可直接刺入微血管,或利用口器的游移划破微血管,形成血池后再吸血,在叮咬过程中,病毒随唾液进入人体。

Yenchtao:我从临床实践上谈谈,我从事肝炎工作多年,我和我的同事在工作中被无数的蚊子咬过,以前每天几十个小包是常有的,至今我和我的同事也没人有肝炎,丙肝的病人也没见感染上乙肝的,本人认为蚊子传染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蚊子可传染肝炎,那我国及全世界的乙肝病人就不止现在的人数了。如果把数百的蚊子,乙肝病人及正常人放在一起住上一段时间,那难说了,有人可做做这方面的STUDY!

Stustu:关于汗液、蚊虫叮咬、接吻传播的问题。

    说个关于艾滋传播的事,6月3号参加一个关于艾滋病行为干预的会议,讲课的老师是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性病防制协调会的专家荘弢,他解释了蚊虫叮咬、深吻为什么不传播艾滋病。
    蚊虫叮咬:必须有40000只蚊子同时叮咬一个HIV携带者或病人,然后这些蚊子再同时去叮咬一个健康人,才有实现蚊虫叮咬的传播途径的可能。
    深吻:通过深吻传播需要的口水交换得达到一水桶的量(双方口腔粘膜没有破损的情况下)
    那么乙肝呢?不说自明了吧。蚊虫叮咬、深吻、汗液交换体液的病毒量太少太少,不足以致病的。

Stustu:“科学家对吸血昆虫是否传播乙肝进行了很多研究。蚊子体内可检出乙型肝炎病毒,但乙型肝炎病毒在蚊子体内只存在48小时,而蚊子吸血的间隔期在72小时以上,所以蚊子不会传播乙肝。”以上摘自《走出误区--肝病门诊的40个热点问题》

Stustu:问:乙肝基本不传染,现在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怎样形成的?
  答:目前,我国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是由于,90年代前,没有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献血等环节不严格导致血液传播,第二是,以前没有母婴阻断技术,导致母婴传播。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和血液传播、母婴传播逐步被阻断,今后乙肝传播会逐步减少,因此,虽然这么多年没有对乙肝病毒携带者采取隔离措施,我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一直在1.2亿左右,没有大流行。卫生部的目标是到2050年中国乙肝病毒携带率降到1%以下。

    夫妻之间一方有乙肝的,另一方却很少得乙肝。据有关专家随机调查的263位已婚的慢性乙肝患者年龄在35-55岁之间,婚龄均超过5年,并且都有子女。其配偶同为乙肝仅占被调查人数的6.46%。这一结果和国内的其他调查资料基本一致。夫妻在一起生活多年,接触的密切程度非他人可比,性接触也在所难免,感染的机会很多,但是乙肝病人配偶的乙肝发病率却极低,这是为什么?因为成人往往具备健全的免疫体系,体内具有正常的免疫监视和免疫清除功能,当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内后,整个机体的免疫系统会立刻动员起来,识别并清除乙肝病毒,使病毒无藏身和落脚之地。

    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8/9的人终身不发病,只有1/9的人会因生活习惯不好、免疫力差等原因成为乙肝患者。

    在国外,如: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乙肝表面抗原是个人隐私,除了餐饮等行业,其他行业招工时不允许查乙肝五项,肝功能正常即可。除我国外,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没有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如此苛刻的限制。  
  对乙肝的恐惧实际上毫无必要,当然,每个人都有恐惧的权利,如果您在了解了乙肝的传播常识之后仍然恐惧,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除您的恐惧呢?把1.2亿乙肝携带者隔离起来吗?事实上,有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推荐给您,就是注射乙肝疫苗。
  另外一个问题,乙肝携带是不是不等于肝脏有病呢?是不是就一定会影响到人的正常工作生活呢?是不是就一定向某些黑心乙肝广告中所渲染得那样要发展为“肝炎-肝硬化-肝癌”呢?
  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HBsAg阳性者中HBeAg阳性者为31.94%(即大三阳)。HBeAg阳性是病毒繁殖的标志,HBsAg阳性者并不一定具有传染性。同时,即使有病毒繁殖,也不一定就有肝组织的损害。因此,HBsAg阳性和肝脏有病是有区别的。
  目前的研究还发现,肝硬化发展为肝癌的年转化率为2.8%~3.5%,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年转化率仅为0.83%,而HBsAg携带发展为肝硬化的年转化率则更低,约为0.27%~0.47%。所以乙肝不一定就发展为肝硬化、肝癌。乙肝患者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但不要忘记定期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从来也没有声称过可以治愈乙肝,只是列出一些药品,但也只能是控制,不能完全治愈,即使现代医学如此发达的美国也没有办法,否则,中国大陆早就进口了!
  中国的媒体和制药企业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当然,这跟我们的政府管理无能有关!
  治愈乙肝目前主要靠自身的抵抗力!药物只能辅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1210

帖子

614

学分

1996

金币

论坛区长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14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5:26:27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App下载|Archiver|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GMT+8, 2024-12-4 01:58 , Processed in 0.42988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