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NAS揭示HIV传播的隐秘机制

[复制链接]

500

帖子

606

学分

97

金币

VIP荣誉会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8 07:1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埃默里大学医学院、Yerkes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和亚特兰大儿童保健中心的病毒学家们发现,包膜蛋白“尾部”的一小部分,是其融入病毒颗粒所必需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六月一日的《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计,目前全球有3400万人受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其中10%是儿童。尽管现在采用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来控制HIV感染,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科学家们还是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预防新感染,并有可能最终将这一病毒清除出人群的疫苗。然而,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HIV疫苗接近提供充分的保护。延伸阅读:PNAS:一些HIV疫苗为何产生反效果?。

  最近,埃默里大学医学院、Yerkes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和亚特兰大儿童保健中心的病毒学家们,对于“HIV如何装配其传染性的隐身衣”,提出了关键的详细解释。

  HIV要在细胞间进行传播,病毒包膜蛋白(Env)就需要融入到病毒颗粒(当它们从感染细胞显露出来时)。在Paul Spearman的带领下,研究人员发现,包膜蛋白“尾部”的一小部分,是其融入病毒颗粒所必需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六月一日的《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

  这些结果可以解释,为什么HIV包膜蛋白有一个不同寻常的长尾巴,这个元素使与类似的病毒有所区别。这个长尾巴是HIV在细胞中复制和感染所必需的,HIV更喜欢巨噬细胞和T细胞。这个长尾巴也被认为可帮助艾滋病病毒逃避免疫系统,如果弄清“如何可以操纵它”,就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设计出更有效的疫苗。

  本文共同作者Spearman是亚特兰大儿童保健中心首席研究官、埃默里大学医学院儿科医学系副主任。本文共同作者Eric Hunter是埃默里艾滋病研究中心联合主任。Spearman与博士后Mingli Qi以及同事们之前发现,来自宿主细胞的一个蛋白质(称为Rab11-FIP1C),对于包膜蛋白成为HIV所喜欢的细胞中病毒颗粒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

  Spearman称,这项新的研究表明,我们所发现的蛋白质,是决定包膜蛋白融入T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关键因素。现在我们知道了包膜蛋白所必需的一部分,这可能是与Rab11-FIP1C结合的部分,有更多的证据表明,这一途径对病毒是非常重要的。

  HIV病毒颗粒的特点是,有一个相对稀疏水平的Env蛋白,该蛋白被认为可帮助HIV避免刺激免疫系统。它可能干扰或增强HIV包膜蛋白向细胞中的融入。增强这个过程,可以使研究人员基于非传染性的病毒样颗粒,设计更有效的疫苗。相反,干扰包膜蛋白融入,可能是一个抗病毒药物靶标。


  HIV感染自愈揭秘 艾滋病疗法新的希望

  此前,法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在两名HIV感染男性当中,发现了促进两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自愈”的遗传学机制,从而提出了抗击艾滋病的一种新策略。

  这些研究结果,是通过对两名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男性进行研究而得出的,正是因为这种机制,这两名男子从未表现出艾滋病病症。科学家们称,虽然病毒仍然停留在他们的免疫细胞中,但是因为它们的遗传密码已经发生变化,因此艾滋病病毒一直无法在他们的免疫细胞内复制。

  他们对这两名男性样本中的HIV基因组进行了测序,这两名患者都经历了一种“明显的自愈”。研究小组说,这种变化似乎与一种称为“APOBEC”的常见酶活跃性提高有关。他们在一份声明中称:“这项工作为艾滋病的治愈,开辟了一种治疗途径,即,使用或刺激这种酶,来对抗这种可怕的疾病。”

  这项研究工作,发表在2014年11月4日的《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杂志(2014年最新影响因子5.197),是由法国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的科学家们完成。

  然而,一些人发现,这些结果并不可信。诺丁汉大学分子病毒学教授Jonathan Ball告诉法新社:“老实说,如果这项研究递交到我这里进行评审,它会受到冷遇。”他坚持说,该研究小组提供的不是功能性治愈的证据。

  HIV通过侵入人体CD4免疫细胞进行繁殖,让这种免疫细胞成为“病毒工厂”。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中,只有少于1%的感染者,能够自发地控制病毒复制,使病毒保持在临床探测不到的水平。他们被称为“精英控制者”,但是他们抑制艾滋病病毒背后的机制,仍然是一个谜。

  这个法国组中有两名这样的患者,一名57岁的男子,在1985年被诊断为HIV呈阳性,一名23岁的男性在2011年被确诊。虽然他们感染病毒,但是标准实验不能在他们的血液中检测到病毒的存在。研究小组发现,在这两个案例中,由于病毒的遗传密码发生了突变,所以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这两名感染者的免疫细胞内进行复制。

  他们说,这可以被解释为人类和艾滋病病毒之间的自发进化,这一过程被称为“内生化”(endogenisation),在过去,这个过程被认为已经中和掉了人类中的其他一些病毒。一个类似的过程在树袋熊种群中得以证明,树袋熊已经将像艾滋病一样的病毒,整合进它们的基因中,进而实现中和,并将这种抵抗力遗传给后代。

  该研究小组写道:“我们认为,通过人类中的HIV内生化过程,可以实现HIV治愈。”


本资源来自生物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App下载|Archiver|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GMT+8, 2024-11-27 21:47 , Processed in 0.07826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