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enghaoxue发表于 2010-3-9 10:35
' j9 z \: Q1 z$ H4 |/ V9 A% O7 Z% Y$ i6 r f2 K& J) A3 p
9 b; f- A. U8 D0 x% u" i9 Q; _( K马上就要开题了,明天导师还要检查我们的开题报告。其中文献综述一项是我比较头疼的内容。上网查询了一下相关写作方法,想学习学习,看来看去,觉得下面这篇最简明扼要还解决问题,于是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准备开题的同学们也许会有用啊!
+ R& i5 L, w4 l5 x5 B T) H+ S& E' q& \8 i# [$ r4 @ f B+ W! l4 h
0 f& H3 K# `1 u. N; Z, W- V. n. p g0 @8 |6 `) j/ |4 q" J
撰写文献综述的技巧与方法 ]/ n; L. n& E9 T
+ g6 H+ a; F$ R4 O7 P1 L7 n 文献综述在硕士、博士论文写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论文中的一个重要章节。文献综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成功与否。) {, B6 s5 r* U: Q& W
" K$ E) r2 K$ G2 H1 |' M6 t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的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学科、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其目的并不是将可能找到的文章列出,而是要在辨别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论文来综合与评估这些资料。一个成功的文献综述,能够以其系统的分析评价和有根据的趋势预测,为新课题的确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论证。+ n0 d5 r! c% E2 U( z6 I
1 V) n+ I/ Q; w0 n
一、文献综述的作用与目的2 } U0 q# V- Q1 D& ?/ n- T
}* g: K8 n+ P! I$ F Z" E 文献综述要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就目前学术界的成果加以探究。文献综述旨在整合此研究主题的特定领域中已经被思考过与研究过的信息,并将此议题上的权威学者所作的努力进行系统地展现、归纳和评述。在决定论文研究题目之前,通常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是:研究所属的领域或者其他领域,对这个间题已经知道多少;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以往的建议与对策是否成功;有没有建议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简而言之,文献综述是一切合理研究的基础。% C% P3 m8 F9 B/ F2 c
: \& c! o* w2 [2 D4 i+ g. E+ t/ R 大多数研究生并不考虑这些问题,就直接进行文献探讨,将在短时间内找到的现有文献做简略引述或归类,也不作批判。甚至与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也无关。& [5 x5 ]( N! W" d7 ~3 f
, k7 G/ B, C d* L' j
其实回顾的目的就是想看看什么是探索性研究,所以必须主动积极地扩大研究文献的来源。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增加研究的假设与变量,以改进研究的设计。
, R: N0 Z, v K0 s- N9 x0 Y. Y
3 v2 b% r, X+ h0 ~: ? 文献综述至少可达到的基本目的有:让读者熟悉现有研究主题领域中有关研究的进展与困境;提供后续研究者的思考:未来研究是否可以找出更有意义与更显著的结果;对各种理论的立场说明,可以提出不同的概念架构;作为新假设提出与研究理念的基础,对某现象和行为进行可能的解释;识别概念间的前提假设,理解并学习他人如何界定与衡量关键概念;改进与批判现有研究的不足,推出另类研究,发掘新的研究方法与途径,验证其他相关研究。
0 h# R1 W8 F7 f) A1 T. K d& n( W- z6 ^: I/ l: S/ S6 ~8 R9 ^
总之,研究文献不仅可帮助确认研究主题,也可找出对研究的问题的不同见解。发表过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就是重要的问题来源,对论文的回顾会提供宝贵的资料以及研究可行性的范例。0 D* r( d- @4 c' x( @1 ^
- t' ]) B) E$ ?' v/ @ T
二、文献综述中常见的问题
1 j- N+ L- \& C* p: ?9 C" z" w( j( u4 ^* o- j$ X4 ?
文献综述可以帮助新研究者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所以撰写此章节时,要向读者交代论文不同于先前研究之所在。它是一个新的有关此类研究主题方面的重要的学术研究。但是研究生在撰写文献综述过程中易犯以下四种错误:4 l; ]8 ?2 s0 N5 {3 V. K
2 P, j3 C3 k. ^- I4 A9 y
1.大量罗列堆砌文章
% d1 E( r8 T, c4 I8 p$ C
5 F. z+ @/ U' \+ B0 @ 误认为文献综述的目的是显示对其他相关研究的了解程度,结果导致很多文献综述不是以所研究的问题为中心来展开,而变成了读书心得清单。
5 z& q6 l; Q% {# e, P
0 z* q1 W" @6 B- E+ U' E 2.轻易放弃研究批判的权利
& j e, a J) y- B5 L& `. H3 v1 Z6 B% E! S E; r' _; t
我国高等院校多以本校学生考本校研究生者居多,因而往往出现大量引用自己导师的研究成果而不注意其他同行的研究成果的现象,学生担心学位论文答辩通不过,所以难得见到学生批判导师已有研究的不足;遇到名校名师,学生更易放弃自己批判的权利。由于大量引用他人的著作,每段话均以谁说为起始,结果使自己的论文成为他人研究有效与否的验证报告,无法说服读者相信自己的论文有重要贡献。( H5 _; V. V3 U, b8 b3 C* x# ]( h
( q9 I; X# w" k: k: W( N5 k1 F 3.回避和放弃研究冲突另辟蹊径
% r# V" _$ o1 r! y5 x! M; f
3 d1 b6 K% g6 t, { e 对有较多学术争议的研究主题,或发现现有的研究结论互相矛盾时,有些研究生的论文就回避矛盾,进行一个自认为是创新的研究。其实将这些冲突全部放弃,就意味着放弃一大堆有价值的资料,并且这个所谓的创新,因为不跟任何现有的研究相关与比较,没有引用价值,会被后人所放弃。遇到不协调或者互相矛盾的研究发现,尽管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处理,但是不要避重就轻,甚至主动放弃。其实这些不协调或者冲突是很有价值的,应多加利用。将现有文献的冲突与矛盾加以整合是必要的,新研究比旧研究具有更好、更强的解释力,原因之一是新的研究会将过去的所得做一番整合与改善。
& R. n8 V1 z& Y9 q, u/ V2 U y& }3 d0 Y! e" @/ t
4.选择性地探讨文献6 R7 f- [6 V& I* Z/ v: c8 R
6 i( Y/ l( U" A3 V3 ^: N, p
有些研究生不是系统化地回顾现有的研究文献,找出适合研究的问题或可预测的假设,却宣称某种研究缺乏文献,从而自认他们的研究是探索性研究。如果有选择性地探讨现有文献,则文献综述就变成了研究生主观愿望的反映,成了一种机会性的回顾。2 \0 ?, q% l" a; N$ a% ^8 l
/ p: q' g% s" _
因此一定要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文献综述,以严谨的科学设计来寻找、评估以及整合科学研究的证据,确保文献综述完整不偏。要端正学风,勇于探索和不回避冲突。分析冲突的原因、方法与结论,可以为未来的研究及论文奠定成功. ; } z; m. ?) E7 u3 x%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