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源共享] 细胞膜是基因变异的幕后操纵者

[复制链接]

789

帖子

294

学分

2203

金币

版主

Rank: 7Rank: 7

积分
294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2 18:4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遗传基因(核酸分子)的化学分子结构是非常稳定的,死去的生物仍然保留着基因,即使是那些古老年代的生物化石也可以找到某些基因片段。无庸置疑,遗传基因的这种稳定性,对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乃是必要的条件之一。


与此同时,遗传基因又存在着可以变化的性质,基因变异包括基因漂变、基因突变等等多种形式,而这正是生物不断进化所需要的。显然,在基因变异与基因稳定性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巧妙的管理机制。不过,长期以来主流生物学家却不承认这里有什么“奥妙”之处,他们认为基因的任何变化都是随机的无目的的:如果基因变异对生物有利,这种生物就进化了;如果基因变异对生物有害,这种生物就灭绝了。


上述主流生物学家的观点里,隐含着一个潜台词,这就是“基因是自己改变的”。对此,笔者持有不同意见。道理很简单,死去生物的基因都能够保存其原来的结构(这是通过基因破案的主要依据),那些在细胞膜保护下的基因更很少有可能“自己改变自己”。


据此可以推论,无论是基因漂变(通常指微小的基因变异),还是基因突变(通常指较大的基因变异),实际上都有着幕后的操纵者。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追问:究竟谁是造成基因变异的幕后黑手?我们又该如何打开基因漂变的黑匣子,撩开基因突变的神秘面纱,揭开基因变异的内幕?


根据笔者提出的智因设计进化论,DNA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因,执行生命体的具体工作任务。第二部分是智因,属于正在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基因,暂时不承担工作任务(即不表达);只有在完成设计制造之后才承担工作任务,而这通常意味着新物种的诞生(这就是为什么不存在过渡物种的原因所在,因为实际上存在的是“过渡基因”,静悄悄的发生在DNA上)。在基因里,还包括一部分历史休眠基因,通常不表达,如果一旦表达就会出现返祖现象。在智因里,还包括一部分核苷酸分子原材料,不具有表达能力,它们即所谓的“垃圾基因”,准确说应该是“基因原材料库”。


值得注意的是,在细胞里,DNA、RNA自己是不会动的,而是要由酶(蛋白质)来移动的。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基因漂变、基因突变,未经论证就认为这是基因的自主行为或者是基因的随机行为,显然都是缺乏根据的,也是不能说服人的。


事实上,完全存在着另一种可能性,即基因漂变、基因突变等基因变异,实际上都是由细胞膜派出的特定酶进行操作的,也就是说细胞膜就是基因变异的幕后操纵者。


第一种情况是,细胞膜根据需要对基因进行改变,例如受精卵的基因重组。


第二种情况是,细胞膜根据环境变化而对基因进行“微变”,其表现即通常所说的基因漂变。


第三种情况是,细胞膜为了某种欲求而对DNA上的智因进行设计和施工,并且只有在完成施工后,智因才能够转变成为可以表达的新基因,其表现即新细胞、新器官、新物种的诞生。这正是我们之所以既见不到过渡物种,也见不到半成品器官的真正原因所在,因为新物种的形成乃是在DNA上静悄悄的进行的。




















原帖链接:http://biosky.haotui.com/thread-240-1-6.html?jdfwkey=vtrww
楼主:mimisikai再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App下载|Archiver|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GMT+8, 2024-11-22 15:46 , Processed in 0.09377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