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引发全球疫情的8大病毒大起底

[复制链接]

373

帖子

281

学分

4198

金币

版主

Rank: 7Rank: 7

积分
28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6 09:0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埃博拉病毒这两年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在非洲,很多人被发现感染后体内病毒浓度已非常高,无法救治。世界卫生组织日前编制出了一份威胁性与埃博拉相似的疾病清单,希望对它们集中开展研究,以更好应对大规模瘟疫暴发。这是世界卫生组织项目“预防疾病流行研发蓝图”的部分。20位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在瑞士日内瓦对这份清单进行了讨论后,认为全球需要优先进行研究和关注的有8种致命病毒。这些病毒导致的疾病“可能在将来大规模暴发,而且少有或没有医疗应对手段”。


丝状病毒科家族“两兄弟”

埃博拉病毒

2015年12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几内亚埃博拉病毒传播结束。从现在开始,几内亚将进入为期90天的“加强监测期”,以确保如果出现新的感染病例,将可以得到迅速甄别并有效控制。

根据规定,最后一个确诊为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第二次检测呈阴性后42天内不再出现新的感染病例,就可宣布一个暴发疫情的国家已停止病毒传播。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几内亚埃博拉病毒传播的结束,标志着西非埃博拉疫情的一个里程碑。

两年前的2013年12月末,埃博拉病毒的最初传播链正是在几内亚西南部城市盖凯杜形成并迅速扩散,波及邻国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最终通过陆路和空中途径蔓延到其他7个国家。埃博拉疫情夺取了几内亚519名儿童的生命,有6220名儿童失去一到两位家长或是主要照顾人。

1976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前扎伊尔)埃博拉河流域的一个小村庄里出现了一种特别可怕的疾病,患者的表现主要是发热、休克,然后七窍出血而亡。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患病者达到300多人,88%的人死亡,科学家们在病人的血液和组织液中找到了一种纤丝样病毒。由于疾病暴发于埃博拉河流域,这种病毒被命名为埃博拉病毒。自从1976年首次发现以来,埃博拉病毒在非洲大小流行十余次,最大的一次就是两年前在非洲的大规模暴发流行,甚至走出非洲,导致多国旅行者和援外医务人员感染。截止到2015年12月底,全球大约有2.8万多人患病,1.1万多人死亡。

马尔堡病毒

非洲埃博拉病毒已经被大家所熟知,但马尔堡病毒许多人没有听说过。马尔堡病毒是埃博拉病毒的“哥哥”,同属“丝状病毒科”家族。1967年秋,西德的马尔堡和法兰克福等地的几所医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同时暴发了一种严重出血热,31名患者中死亡7人,这些患者大都接触过一批从乌干达运来的非洲绿猴。科学家们对患者血液和组织细胞进行了培养,分离出一种以前没有见到过的纤丝样病毒。根据发病地点,这种病毒被命名为马尔堡病毒。

马尔堡病毒虽然没有像埃博拉病毒那样导致大范围的暴发流行,但也不断在给人类制造麻烦,较大的两次暴发都发生在非洲。1998年-2000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一个金矿的工人中,马尔堡病毒造成了154人感染,128人死亡;2004年-2005年,马尔堡病毒又在安哥拉暴发,造成252人感染,227人死亡。不仅如此,马尔堡病毒还在俄罗斯多次造成实验室事故,导致工作人员感染;2008年,马尔堡病毒还造成美国和荷兰的旅游者感染。

点评: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感染所致疾病不仅病死率高,而且属于人-畜共患疾病,病毒长期在动物间传播,传染性强,一旦感染人类,可在人与人之间通过密切接触、性和血液等多种途径传播,很难控制。目前还没有预防疾病的疫苗和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被专家们列为8种致命疾病前两位。

新冠状病毒“姐妹花”

非典SARS

在2003年以前,人们并没有把冠状病毒放在眼里,因为它主要引起普通感冒。但2003年以后,两种新的冠状病毒颠覆了人们的看法。

2002年底,一位广东人突然发烧,体温达39℃以上,伴有干咳,3天后他出现呼吸困难,最终因呼吸衰竭死亡。不仅如此,他还把疾病传播给了亲属、医务人员……导致疾病在我国迅速蔓延,很快波及26个省(市)自治区及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8千多人发病,900多人死亡。最初,医生们找不到引起疾病的病因,就给它起了一个“非典型肺炎”的名字。后来在我国传染病法中正式命名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最后,经过全球13个实验室的检查,终于发现了导致非典的“元凶”是一种以前从未在人类身上发现的变异冠状病毒感染所致,并根据其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的英文名称的缩写,命名为SARS病毒。2004年,SARS病毒从实验室中逃出,引起我国几个散发病例,然后便销声匿迹,至今未再出现。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2012年6月,一位60岁的沙特阿拉伯人在荷兰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合并肾衰竭死亡,其临床表现很像2003年暴发的“非典”。3个月后,又有一名曾去过沙特旅游的卡塔尔人患了同样的病。

医生们从这两位病人体内分离到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高度怀疑这种病毒来自于骆驼或者是蝙蝠。2013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根据这种疾病起源于中东地区,将其命名为“中东呼吸综合征”,这种新发现的冠状病毒也因此被命名为“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简称MERS)。2012年以来,MERS冠状病毒感染病例不断增多,且从开始的散发病例逐渐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最严重的一次流行发生在2015年5-7月,1例韩国旅游者感染了中东呼吸综合征,回国后导致韩国发生最严重的医院内暴发流行,186人感染,其中1人在我国被诊断。截止到2015年12月底,全球已经有26个国家报告了1621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其中584例死亡。

点评:这两种新的冠状病毒都能导致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急性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还能引起肾衰竭,病死率较高。尽管非典已在人间销声匿迹11年,但它就藏在人类身边的动物中,很可能是在果子狸身上。一旦再次传入人间,传播力强,可经呼吸道传播。而MERS冠状病毒近年来人类感染的病例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能力逐渐增强,很可能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因此被专家们选入8种致命疾病的列表之中。
多途径传播的“脑部杀手”

尼派病毒性脑炎

1997年,马来西亚一家养猪场工人发生病毒性脑炎暴发,1例病人死亡。因其临床表现与乙型脑炎相似,未引起人们注意。第二年疾病再次暴发,并且传播到新加坡。1998年-1999年,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共报道了283例病人,109例死亡,病死率近40%,所有患者都有与猪接触的历史。医生们在病人体内没有找到乙型脑炎病毒,却找到了一种新的副黏液病毒。因为这种病毒首先从马来西亚尼派城死亡病例中分离得到,故命名为尼派病毒。2001年,尼派病毒性脑炎在孟加拉国出现,以后几乎每年都有疾病暴发。患者不仅有脑炎的表现,还会发生肺炎,而且出现人与人间的传播,导致医院内感染,甚至也有通过水果等食物传播的病例发生,病死率高达70%以上。

点评:尽管尼派病毒性脑炎仅在东南亚少数国家小范围流行,但是目前发现,尼派病毒的天然宿主是蝙蝠,可以感染猪、马、羊等多种家畜,直接或间接导致人类感染,且可通过呼吸道、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甚至吃了被蝙蝠污染的水果等多种途径传播,病死率高。因此,也被专家们选入8种最危险的疾病之一。

急性病毒性出血热“三剑客”

拉沙热

1996年,在尼日利亚拉沙地区先后有3名护士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痛、咽痛和全身出血症状,其中2人死亡,1人送往华盛顿得救。医生们从她们的血液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病毒,命名为拉沙病毒,引起的疾病被称为“拉沙热”。

拉沙病毒的自然宿主是啮齿类动物(多乳鼠),初期通过啮齿类动物感染人类,然后即可通过接触病人的血液、尿和分泌物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尤其容易发生医院内感染。大约80%的感染者无症状,20%的感染者发生出血热症状,严重病例可导致肝、肾损害和出血性休克。近20年来,拉沙热主要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几内亚、马里、塞内加尔等西非国家流行,整个西非每年大约有30万-50万人患病,5000人死亡,欧美等国家到西非的旅行者常被感染。

裂谷热

裂谷热是由裂谷热病毒引起的,属于人-畜共患病,经蚊虫叮咬传播,主要感染羊、牛等动物,但也能传染人。人感染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头痛、疲劳、关节和肌肉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严重者可能会导致出血、休克、脑炎、肝炎甚至是死亡。该病首先发生在东非大裂谷内的肯尼亚立夫特山谷,因此被命名为“裂谷热”。

1912年,裂谷热在非洲肯尼亚立夫特山谷的羊群中首次流行,造成90%的羊羔死亡。1930年,裂谷热又在该地区另一农场流行,导致3500只羊羔和1200头母羊在7周之内死亡。随后,几乎所有处理过病畜尸体的兽医、农场工人都被感染。1931年病毒被分离出,从那时起,非洲一些国家不断有疫情发生。1977年裂谷热传播到埃及南部,导致成千上万的家畜死亡,20多万人患病,600多人死亡。近年来,裂谷热的疫情发生率增加,在非洲几乎每年都有疫情发生,造成大量牲畜死亡和人类病例,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生物战剂之一和A类疫病,也在本次会议上被专家们选入8种致命疾病之一。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最早发现于1944年前苏联克里米亚,并定名为克里米亚出血热。1956年又在比属刚果(现在的扎伊尔)流行,并从1例患病儿童的血液中分离到引起这种疾病的病毒,因此被命名为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毒性出血热,主要表现为高烧、头痛、颈部疼痛和僵硬、背痛、眼痛、呕吐、腹泻、咽喉痛,然后出现肝脏肿大、嗜睡和意识混乱,病死率达10%-40%。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主要通过蜱虫和家畜传播给人类,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可造成人际传播,大多数病例发生在从事畜牧行业的人中,如农业工人、屠宰场工人和兽医。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在全球流行范围较广,在非洲、欧洲、亚洲的许多国家中都有流行。1965年,我国新疆巴楚县发现11例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人,其中10例死亡。1965年到2002年,巴楚县共报道230例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例,平均每年发生6例。1997年,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生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疫情,26人发病,4人死亡。近年来,我国还在新疆、青海、云南、安徽、四川、内蒙古、海南等地的家畜、蜱体或人血清中检测到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感染。

点评:拉沙热、裂谷热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都属于急性病毒性出血热,不仅可以通过动物传染给人,也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裂谷热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生物战剂之一和A类疫病,因此也被专家们选入8种致命疾病之内。

专家们挑选出的8种致命疾病有共同的特点:都属于人-畜共患疾病,病死率较高,且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药物或疫苗预防,难以预防和控制,一旦流行有可能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因此需要对这些疾病保持高度重视,加强研发,注意预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App下载|Archiver|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GMT+8, 2024-11-23 12:37 , Processed in 0.09353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