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8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兽共患病病毒] Sci Rep: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在多种非洲蝙蝠中广泛传播

[复制链接]

214

帖子

201

学分

2365

金币

VIP荣誉会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25 23:5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序道 于 2016-5-26 09:10 编辑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或者又叫新疆出血热病毒,是一种由蜱传播的高致病性病毒,可能引起人类的出血热。由人类的出血热案例,可以反映出蜱虫的地理分布。近期,德国科学家证实,在非洲多地的蝙蝠中,都发现了大量个体携带了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是一种高致病性的病毒,可能导致人类出现急性发热到急性出血热的多种严重症状,导致了感染案例中10%-30%的死亡率。科学家以前一直以为,被蜱虫感染的迁徙鸟类,也可能携带了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但并没有相关证据证实。蝙蝠作为唯一一种飞行的哺乳动物,也经常被软蜱和硬蜱叮咬,也可能会被感染了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而且近期的研究指出了,在蝙蝠中,存在一种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远亲,豹山病毒。该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是内罗病毒属(nairovirus)的一种,而CCHFV也是内罗病毒属的一种。

      为了了解在蝙蝠中,是否也存在着CCHFV病毒,德国波恩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Christian Drosten领导的课题组分析了非洲多地的蝙蝠种群。他们采集了16种不同物种的蝙蝠的1135份血清,这些血清样本来自于刚果、加蓬、加纳、德国和巴拿马。该研究重点关注的是非洲蝙蝠类型,因为据报道CCHFV及其它相似病毒主要感染那些所谓的旧大陆蝙蝠种群。通过一系列的血清学检测,如重组糖蛋白(GP)为基础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假性中合检测和全病毒中合检测,以及一系列的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检测,科学家们指出CCHFV广泛感染了多种非洲蝙蝠。所有的检测均在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中完成。

      结果表明,在10%左右的蝙蝠血清样本中都存在CCHFV的抗体,16种蝙蝠中的12种都检测到了抗体。针对不同的蝙蝠物种,3.6%–42.9%穴居蝙蝠血清抗体检测呈现阳性。11份血清(来自十个不同物种)有免疫荧光活性,可以中合人造的病毒颗粒。CCHFV的其中亚型中的五种,都已经被全CCHFV病毒中合检测得到确认。因而,科学家认为,非洲蝙蝠中大量携带了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穴居蝙蝠中大量携带了CCHFV病毒的证据表明,该类型的蝙蝠对于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传播和地理分布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穴居蝙蝠聚集的地区,捕食野生动物的人类活动也会增加人类被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感染的风险。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蝙蝠是很多种类型的病毒的宿主和传播媒介,因而远离蝙蝠对于降低被危险病毒感染的风险非常重要。




Evidence for widespread infection of African bats with 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like viruses

[ABSTRACT]  Crimean 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 (CCHFV) is a highly virulent tick-borne pathogen that causes hemorrhagic fever in humans. The geographic range of human CCHF cases largely reflects the presence of ticks. However, highly similar CCHFV lineages occur in geographically distant regions. Tick-infested migratory birds have been suggested, but not confirmed, to contribute to the dispersal. Bats have recently been shown to carry nairoviruses distinct from CCHFV. In order to assess the presence of CCHFV in a wide range of bat species over a wide geographic range, we analyzed 1,135 sera from 16 different bat species collected in Congo, Gabon, Ghana, Germany, and Panama. Using a CCHFV glycoprotein-based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test (IIFT), we identified reactive antibodies in 10.0% (114/1,135) of tested bats, pertaining to 12/16 tested species. Depending on the species, 3.6%–42.9% of cave-dwelling bats and 0.6%–7.1% of foliage-living bats were seropositive (two-tailed t-test, p = 0.0447 cave versus foliage). 11/30 IIFT-reactive sera from 10 different African bat species had neutralizing activity in a virus-like particle assay. Neutralization of full CCHFV was confirmed in 5 of 7 sera. Widespread infection of cave-dwelling bats may indicate a role for bats in the life cycle and geographic dispersal of CCHFV.

中国病毒学论坛APP正式上线,给微信号回复“APP”下载试用,切记不要在文章后回复!
病毒学相关领域学术交流及文献资源下载平台“中国病毒学论坛QQ群:15898015



注:文中有错误之处,现已更正。谢谢病毒界专家及学者对我们论坛的支持,也希望能够对我们论文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也非常希望各位专家及学者能够对我们论坛投稿,谢谢!
点滴汇聚,动力十足;我们一直在努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789

帖子

294

学分

2218

金币

版主

Rank: 7Rank: 7

积分
294
QQ
沙发
发表于 2016-5-26 09:19:18 | 只看该作者
这种素材,觉得非常不错,既能体现出病毒学方面最新前沿,又能简单介绍病毒学知识,很科普,也很有价值。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App下载|Archiver|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GMT+8, 2024-12-23 00:53 , Processed in 0.07411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