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中国病毒学论坛|我们一直在坚持!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移贴]医治丙肝——药物疫苗检测技术研究多头并进

[复制链接]

2360

帖子

1831

学分

10万

金币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31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17:1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贴由wwwkkk83发表于 2008-5-15 09:23:

相对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更为隐蔽,人们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才鉴定出丙肝病毒(HCV)。目前,丙型肝炎全球性流行,是欧美及日本等国家终末期肝病的最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7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我国是该病高发区,平均感染率为3.2%,目前约有3800万例患者。而且,我国的丙型肝炎病例报告正逐年增高,去年报告的发病人数超过10万例,比2006年上升了 30.1%;在经血源及性传播的传染病中占第二位,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丙肝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并且在治疗药物以及疫苗、检测技术等领域取得了系列新进展。

        ▲基因研究开启治疗新思路

        丙型肝炎病毒(HCV)能够导致肝脏炎症和疤痕,尽管大约一半的患者能够被治愈,但这种病毒能够导致明显的肝脏损伤、肝癌和其他致死性并发症。

        HCV属于黄病毒科,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易变异,目前可分为6个基因型及不同亚型,按照国际通行的方法,以阿拉伯数字表示HCV基因型,以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基因亚型(如1a、2b、3c等)。基因1型呈全球性分布,占所有HCV感染的70%以上。HCV感染宿主后,经一定时期,在感染者体内形成以一个优势株为主的相关突变株病毒群,称为准种。

        HCV基因组含有一个开放读框(ORF),编码10余种结构和非结构(NS)蛋白,NS3蛋白是一种多功能蛋白,氨基端具有蛋白酶活性,羧基端具有螺旋酶/三磷酸核苷酶活性;NS5B蛋白是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均为HCV复制所必需,是抗病毒治疗的重要靶位。

        尽管都是感染肝脏,甲肝和丙肝病毒却极少有共同点。这两种病毒在遗传上间隔很远,传播途径不同。甲肝通过摄入被感染患者的排泄颗粒(存在于受污染的食物、水等等)来传染,而丙肝则是主要通过直接接触被感染血液来传播。

        2007年上半年,得克萨斯州大学Galveston医学分校的研究人员则认为这两种无关的肝脏病毒具有一个重要的相同点,就是避开免疫系统破坏的伎俩相同。两种病毒都通过攻击同一个蛋白来躲过免疫攻击,而这个蛋白是引发抗病毒应答一个分子信号链中的关键连接点。

        另外,在2007年2月的《美国病理学》杂志刊登了一种新的HCV培养方法。美国华盛顿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设计出一种新颖的病毒培养系统,这种培养系统能够在非转化肝细胞中复制从患者分离获得的病毒,为丙肝病毒研究开启了新路子。

        ▲药物研究抗病毒治疗为主

        去年,一项研究发现,通常用于降低胆固醇的药物statins还能抑制丙肝病毒的复制。它们可能替代病毒唑(抗病毒药) 与干扰素联合使用来治疗丙肝。研究人员将这些发现公布在2007年7月的Hepatology杂志上。该杂志是美国肝病学会的官方杂志。利用OR6细胞胚胎分析系统,研究人员评估了五种他汀类药物的抗丙肝病毒活性,这些药物分别为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当单独检测他汀类药物时,除了普伐他汀的所有药物都能抑制丙肝病毒的复制,其中氟伐他汀的效果最强。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的效果中等,而洛伐他汀的效果则比较弱。虽然普伐他汀没有表现出抗丙肝病毒活性,但是它却能充当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这意味着其他statins药物的抗丙肝病毒活性不是由于直接抑制HMG- CoA而来。

        对丙型肝炎患者来说,血小板水平低往往是晚期疾病的常见并发症。而且这个问题因为标准抗丙肝病毒药物会进一步减少血小板数量到危险水平而变得更为棘手。公布在近期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则发现了一种叫做Eltrombopag的新药能明显增加血小板的数量,为有效治疗这种病开启了一扇门。

        在这项研究中,Eltrombopag能够以一种剂量依赖性方式增加血小板数量,从而使更多的患者能够完成前12周的抗病毒治疗,而这个连续治疗阶段非常重要。这项研究由Weil  Cornell医学院的Samuel  Sigal博士领导。这项研究还确定出了治疗的副作用,包括头疼、口干、腹痛和恶心。

        ▲新型中药可强化免疫功能

        2007年10月份,由我国自主研发成功组方包括地骨皮、丹参、穿破石等治疗丙型肝炎的中药产品,临床试验证明,该药能抑制HCV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并能有效改善慢性丙肝患者的症状。

        2008年3月,我国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从300多种中草药筛选出6种药材,研发完成据称全球第一个利用中草药纯化的 “C型肝炎(丙型肝炎)新药”,不但可增加动物体内天然干扰素,也可有效抑制C型肝炎病毒,搭配干扰素使用,可发挥3倍的治疗效果。据研究者表示,新药主要成分是黄酮素、木质素等,可有效抑制C型肝炎病毒,还可强化免疫细胞功能,并提升动物体内的天然干扰素含量,降低病患使用化学合成干扰素剂量。该药的人体临床试验预定今年底展开。

        疫苗研究需要新理论支持HCV不仅在体外无法培养,而且具有遗传异质性,目前所克隆的分离株至少可分为6型,各型又分许多亚型,不同地区的不同个体、同一个体的不同时相、同一样品的不同克隆之间,其基因序列都存在差异性。由于HCV的RNA聚合酶缺乏校正机制,因此 RNA的复制容易产生错误,这样就能使病毒迅速突变以适应环境,逃逸宿主的免疫系统。这样就给疫苗的研究带来许多的V疫苗研究一直难以取得突破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无合适的HCV小动物模型。目前只有黑猩猩是公认的HCV易感动物,但黑猩猩是受保护动物,数量有限,价格昂贵,不易获得,难以操作。

        2008年2月复旦大学公布的一项成果给疫苗研究带来了希望。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所的陈丽珊博士等,在HCV基因产物中优选了5个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高度保守B/T细胞表位,经过串联重复之后,组合成一个多表位抗原,该抗原不仅能被国内不同区域收集的HCV患者抗体阳性血清识别,而且可以在小鼠体内诱发很强的抗体免疫反应和细胞杀伤效应。其高滴度的抗体可以在体外中和病毒粒子(基因型2a)。

        研究表明这一抗原产生的抗体成功抑制了基因型1a的HCV感染,可望获得一种对多种基因型的HCV都能提供保护作用的有效HCV疫苗,为HCV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及技术路线。该研究还初步分析多表位抗原中各表位的有效性,为其他多表位疫苗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检测技术抗体蛋白芯片成研究热点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去年审核通过了一种由西门子公司开发出的丙肝病毒量分析技术。这种分析将帮助医生监控这种疾病。西门子表示,名叫Versant440病毒量测量系统整合了条形码数据端口、自动化试剂处理、信号放大检测和实验室信息系统界面。该系统已经登陆欧洲、非洲和部分亚洲国家。

        近年来,国内外对HCV的检测技术越来越先进,如PCR技术和基因芯片的应用等。目前,美国已采用了RIBA3.0试剂检测技术来检测丙肝病毒,而开发HCV抗体蛋白芯片检测技术,已成为科研人员关注的热点。在一项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基金课题研究中,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何谦博士等,成功研发出丙型肝炎病毒(HCV)不同片段抗体蛋白芯片检测新技术。该技术的问世,为丙型肝炎患者的确诊、献血人员的筛选及治疗药物的研发等,提供了先进的检测手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论坛App下载|Archiver|小黑屋|中国病毒学论坛    

GMT+8, 2024-12-30 04:17 , Processed in 0.1230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