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题目:文献阅读心得——研究论文阅读的原则与四种境界:
- a5 a. h# h/ J3 `" t/ {原作者:jingshuilxy6 l: M; m: [! J" P5 _
3 Z7 y) k- j; s( l1 q
本文收集自互联网,原始出处不详,感谢原文作者
& J% v, ^8 Z5 q/ B7 h& I, [7 v) j2 w& H
% F( e8 ?2 ~. h0 B文献阅读心得——研究论文阅读的原则与四种境界:
# e% U( j# P. s) D4 q. F, K' r
& i E0 h0 j0 D. K: g% [' J! `记得看过一个留美学生的一篇文章,意思是说,只要自己肯下功夫,通过阅读文献(主要是研究论文),在研究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即使没有高水平的导师,一样可以做出不同凡响的研究论文。我想,其关键就在于通过研读文献,可以得到许多信息,从而启迪自己对思维。下面本人就研究论文的阅读原则与境界,谈谈一点看法与心得。我想,研读研究类文献,达到了以下四种境界,就不怕做不出原创性的研究,就不怕达不到目标。 * Q0 X9 y0 o7 H
- a# O$ v2 \' s: l9 r
研究论文的阅读三原则:
$ m. M, A) d2 M8 p6 T
% q6 v. d- A5 C8 v1. 阅读高水平刊物登载的文章,也就是说研读影响影子高的刊物上的研究论文。刊物主要有两类:一是综合类科学论文刊物如Science,Nature;一是专业类刊物。
, h1 K; b! l4 t3 h
' V& Q$ b9 Y$ S' V( ?0 ~( L2. 主要采取精读的方式。使用这种方式时,要做读书笔记。重点记录自己的想法。通过这一方式重点是了解研究者采取了什么巧妙的实验路线和实验设计方案。(Note by Redondo:关于做读书笔记,并非做的越工整越好,建议阅读《思维导图》一书)2 U$ K3 [7 }+ o4 B' N, N d$ s) c
" ^( l8 A5 k8 V! x$ n" O: H! W: Y
3. 大量阅读,即泛读。主要采用阅读摘要的方式进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自己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
/ m" C3 f5 ?9 a
" W4 X, N- C$ i: G$ a0 c由于研读者获取和挖掘信息的能力不同,阅读研究论文会达到不同的境界:
$ f0 p4 s- n9 P# G
9 l& b/ F2 h1 ?9 c% Z境界一:"知事"
" B% B3 e6 M7 N7 q/ ?) C4 u% Y' R# Q
"知事",是指了解所读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即英文中的"What had been done? What was the result"。通过阅读摘要(Abstract)或概要(Summary),可以知道研究结果,即知道"What";而参读全文则可以知道实验方法和策略,即知道"How"。
: g* }) h& J: J$ J* r6 y, U) j- y1 d4 a s7 k% ?
境界二:"知人" 9 @' {1 `, P$ s- j$ y
% A0 Q8 N$ m! m" t2 E& J: T
研读文献,一部分人只达到"知事"的水平。事实上,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研究人员以及他或他们所在研究机构等背景资料。了解研究人员及其所在的研究机构,是我们要获得的信息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获取这些信息,可以了解研究的背景。通常,许多重大的成果,都是长期研究的结果。了解研究及研究人员的背景,有助于了解论文的水平、研究的现状以及进行学术交流。
# Y1 b2 ^9 h, c' ^3 |1 h& {* f
0 v5 l" q& `6 r% I/ l: _' p: w境界三:"知因"3 T( ~0 X3 n, Z! P
1 D5 B4 r% Z: ]8 K7 Z/ S6 O
实际上,达到以上两种境界并不难,关键是在于我们是否有这样的习惯和意识。那么,要达到第三境界,就需要有心人。当我们看到一篇高水平的文章,有三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一是,为什么研究者能够想到做这个研究。一是,研究者为什么这样设计实验。另一个就是,如果让我们来做,我们会怎样设计我们的研究。实际上,对高水平的人来说,第三个问题通常是在阅读摘要或概要之后就思考的问题。这样对训练思维,提供水平极有帮助,尤其对我们这些受中国式教育,缺乏解决问题的人来说,更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 ~6 |; r" B9 u8 S: F( v+ a( d' ^( e- Q. }8 M5 [. h
境界四:"知短") J0 _' g' V/ Y: x# H
/ O% B! o0 s+ c& ^/ y应该说,不是所以的研究论文是完美的,许多实验设计可以改进。至于所引出的未解决的问题,更是无穷尽。"真理不是绝对的",这是自然的奥妙。因此,拿到一篇文章,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即刻可以看出研究的缺陷或破绽。这需要"功夫"极高的一流专家才能轻易地做到。 | $ b t2 t% x3 v6 U/ z
0 E: w _: | p
$ }! |2 ^$ ^9 S: ?5 C, e, T
" L2 \2 e0 O& x. j' ]6 P2 `) o
|
|